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弊
〈動〉
(1) (形聲。字本作“獘”,從犬,敝聲。從犬,表示被狗撲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訛變?yōu)椤氨住薄1玖x:仆,向前倒下)
(2) 同“斃”。仆;向前倒下 [fall forward]
獘,?頓仆也。——《說文》
射之獘一人。——《禮記·檀弓》
質(zhì)明,弊旗,誅后至者。——《周禮·大司馬》
(3) 倒斃;死亡。同“斃” [die]
以弊于鄢。——《國語·楚語》
(4) 又如:弊仆(倒斃)
(5) 通“蔽”。遮蓋,遮擋 [cover;shield]
八曰官計以弊邦治。——《周禮·大宰》
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弊之。——《周禮·司寇》
見知不悖于前,賞罰不弊于后。——《韓非子·難一》
(6) 判決,決定 [judge]
弊御于諸侯。——《史記·范蔡傳》。索隱:“斷也。”
(7) 又如:弊獄(判罪);弊謀(決策)
詞性變化
◎ 弊
〈名〉
(1) 弊病,弊害 [evil]
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皆指目(指責(zé))朝政之弊。——《舊唐書·黃巢傳》
(2) 又如:弊孔(產(chǎn)生弊害的漏洞);弊象(弊病的跡象);弊絕風(fēng)清(形容社會風(fēng)氣特別好,貪污舞弊等壞事完全滅絕)
(3) 欺詐的行為 [fraud]。如:作弊;營私舞弊;弊幸(舞弊,僥幸;陰謀)
◎ 弊
〈形〉
(1) 壞,低劣 [bad]
變更天下之弊法。——宋· 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
(2) 又如:弊事(惡事);弊人(卑鄙的人)
(3) 衰落,疲憊 [tired out]
今三分天下,益州疲弊。—— 諸葛亮《出師表》
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漢· 賈誼《過秦論》
(4) 又如:弊世(衰世);弊民(疲憊之民)
(5) 通“敝”。破舊,破損 [worn-out]
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許我罰有罪矣,弊于韓。——《左傳·僖公十年》
歲時更續(xù)共其弊車。——《周禮·巾車》
舌弊口,猶將無益也。——《荀子·正論》
數(shù)十年之后,甲兵頓弊。——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6) 又如:弊席(破舊的草席);弊帚千金(家有破舊的掃帚,猶自以價值千金。比喻各人珍惜自己的器物,或比喻人無自知之明)
康熙字典
弊【寅集下】【廾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韻會》毗祭切,音幣。與
同。《廣韻》惡也。《前漢·元帝紀(jì)》重以周秦之弊。
又《廣韻》困也。《後漢·耿弇傳》軍士疲弊。
又《玉篇》壞也,敗也。《史記·倉公傳》脈法曰:不平不鼓形弊。《揚(yáng)雄·逐貧賦》禮薄義弊。
又《玉篇》頓仆也。《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註于虞中。《註》弊,仆也。
又弊弊,經(jīng)營貌。《莊子·逍遙遊》弊弊然以天下爲(wèi)事。
又《集韻》《韻會》必袂切,音
。《集韻》斷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八曰官計,以弊邦治。《註》弊,斷也,所以斷羣吏之治。
又《韻補(bǔ)》筆別切,音鼈。《淮南子·俶眞訓(xùn)》不與物相弊摋。《註》弊摋,猶雜揉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敝【卷七】【?部】
帗也。一曰敗衣。從攴從?,?亦聲。毗祭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敝)帗也。帗者、一幅巾也。一曰敗衣。引伸爲(wèi)凡敗之偁。從?。從攴。會意。?亦聲。毗祭切。十五部。
- 弊的詞語 組詞
- 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