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嚶
嚶
〈動〉
(1) (形聲。從口,嬰聲。雙音詞“嚶嚶”。本義:鳥鳴聲)
(2) 同本義 [chirp]
嚶,鳥鳴也?!墩f文》
鳥鳴嚶嚶。——《詩·小雅·伐木》
山鵲兮嚶嚶。——《楚辭·悼亂》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端囄念惥邸蔷づc朱元思書》
(3) 又如:嚶呦(鳥鳴);嚶鳥(鳴聲相和之鳥);嚶聲(鳥和鳴聲)
(4) 哽塞;哽咽。多含有抽泣、哭鼻子之意 [sob]
貪水者,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漢· 張仲景《傷寒論》
(5) 又如:嚶噯(啼泣);嚶唔(細弱哀怨之聲)
康熙字典
嚶【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櫻?!墩f文》鳥鳴也?!对姟ば⊙拧辐B鳴嚶嚶?!稜栄拧め層枴穱聡?,相切直也?!对]》嚶嚶兩鳥鳴,喩朋友切磋相正。
又《集韻》通作譻?!稄埡狻に?img src="/d/file/spz/248e5.png" alt="?" class="wh16" />賦》鳴玉鸞之譻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嚶【卷二】【口部】
鳥鳴也。從口嬰聲。鳥莖切
說文解字注
(嚶)鳥鳴也。小雅。鳥鳴嚶嚶。毛曰。嚶嚶、驚懼也。釋訓曰。丁丁嚶嚶、相切直也。鄭曰。嚶嚶、?鳥聲也。按詩。鳥鳴嚶嚶。出自幽谷。本不言何鳥。昔人因嚶嚶似離黃之聲。出谷遷喬亦似離黃出蟄土而登樹。故就嚶改鸎爲倉庚之名。唐試士以鸎出谷命題。本毛詩也。古者倉庚名離黃、名?黃、名楚雀、名黃栗畱、黃鸝畱。不名黃鸎。亦無鸎字也。惟高誘注呂覽曰。含桃、鸎桃。鸎鳥所含。陸璣詩疏云。黃鸝畱、豳州人謂之黃鸎。鸎字始見。要因其聲製字耳。果名、依高誘作鸎桃爲是。鄭注月令作櫻桃者、乃俗人所改。詩交交桑扈。有鶯其羽。毛公云。鶯然有文章也。鶯絶非鸎。唐人耕韻鶯注。鳥羽文也。鸎注。黃鸎也。一韻中可竝用。舊本唐詩黃鸎字皆如此。元明以後淺人乃謂古無鸎字。盡改爲鶯。而鶯失其本義。而昔人因嚶製鸎之理晦矣。玉篇。鶯、鳥有文。鸎、黃鳥也。分別亦是。而謂倉庚爲黃鳥。失詩之訓。毛詩黃鳥、非倉庚也。至集韻、類篇乃皆合鶯鸎爲一字。斯謂不識字。從口。嬰聲。烏莖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