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楦
楥
〈名〉
(1) (楥俗作楦)木制的鞋楦子 [shoe last]
楥,履法也。從木,爰聲。——《說文》。字亦作楦。蘇俗謂之楦頭。削木如履,置履中使履成如式。平直不皴。
(2) 又如:楦排(鞋楦);楦頭(制鞋用的木制模型)
詞性變化
◎ 楦
〈動〉
(1) 將物體的中空部分填實或撐大 [fill]
譬如賊偷和狗咬,他憑楦得大肚飽。——劉大白《田主來》
(2) 又如:楦麒麟(謂虛有其表);楦釀(謂雜湊,湊搭)
康熙字典
楦【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俗楥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楥【卷六】【木部】
履法也。從木爰聲,讀若指撝。吁劵切
說文解字注
(楥)履法也。今鞋店之楦也。楥楦正俗字。從木。爰聲。吁劵切。十四部。讀若指撝。手部撝下曰。一曰手指也。按撝古音在十七部。此合韻也。今人語音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