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潟
部首氵部 總筆畫(huà)15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統(tǒng)一碼6F5F
筆順丶丶一ノ丨一フ一一ノフ丶丶丶丶
名稱(chēng)點(diǎn)、點(diǎn)、提、撇、豎、橫、橫折、橫、橫、撇、橫折鉤、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潟
⒈ ?咸水浸漬的土地:潟鹵(鹽堿地)。
異體字
- 澙
English
land impregnated with salt from the tide
※ 潟的意思、基本解釋?zhuān)瑵暿鞘裁匆馑加?b>查信息-在線查詢(xún)專(zhuān)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潟
〈名〉
鹽堿地 [saline-alkali soil]
地潟。——漢·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海瀕廣潟。——《漢書(shū)》
康熙字典
潟【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huà):16畫(huà),部外筆畫(huà):12畫(huà)
《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思積切,音昔。鹵地也。鹹土逆水之處,水寫(xiě)去,其地爲(wèi)鹹鹵。《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鹹潟用貆。《註》潟,鹵也。亦作舄。詳舄字註。
又《集韻》七約切,音碏。義同。
又昌石切,音尺。與滷同。苦地。與斥通。
又亭歷切,音狄。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