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佇
佇、竚
〈動〉
(1) (會意。從人,從寧(
)。寧,堆積物。人在堆積物旁。本義:久立)(2) 同本義 [stand for a long time]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楚辭·離騷》
佇盤桓而且俟。——班固《幽通賦》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唐· 李白《菩薩蠻》
(3) 又如:佇見(久立視看);佇眙(久立注視);佇軸(久立盼望而輾轉(zhuǎn)思念);佇盼(久立遠(yuǎn)望);佇望(久立而遠(yuǎn)望)
(4) 企盼;等待 [look forward to;wait for]
夢寐佇歸舟,釋我吝與勞。——南朝宋· 謝靈運(yùn)《酬從弟惠連》
(5) 又如:虛佇(虛心等待);佇遲(企望;等待);佇望(等候,盼望)
(6) 停止,停留 [stop for a long while]
臨津不得濟(jì),佇楫阻風(fēng)波。——《文選·謝惠連·西陵遇風(fēng)獻(xiàn)康樂》
(7) 又如:佇足(止步);佇思(凝思);佇聽(凝神傾聽)
康熙字典
佇【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寧。《爾雅·釋詁》佇,久也。《說文》佇,久立也。《詩·邶風(fēng)》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屈原·離騷》結(jié)幽蘭以延佇。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佇【卷八】【人部】
久立也。從人從寧。直呂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