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受
⒈ ?接納別人給的東西:接受。感受。受精。受權。受托。受降。受益。受業(a.跟隨老師學習;b.學生對老師自稱)。受教。受領。受聘。受理。
⒉ ?忍耐某種遭遇: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勞累)。
⒊ ?遭到:遭受。受害。受挫。受屈。受辱。受阻。
⒋ ?適合,中:受吃。受看。受聽。受使。
異體字
- 授
漢英互譯
accept、bear、endure、recieve、stand、suffer
相關字詞
蒙、拒、授
造字法
會意:像兩只手傳遞東西
English
receive, accept, get; bear, stand
※ 受的意思、基本解釋,受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受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兩手中間有一只舟,表示傳遞東西。本義:接受;承受)
(2) 同本義 [receive]
受,相付也。——《說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說受,則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幣。——《周禮·天官·司書》
主婦拜受爵。——《儀禮·特牲饋食禮》
則受之。——《周禮·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儀禮·喪服》。注:“猶承也。”
顓頊受之。——《國語·楚語》。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宮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列女傳》
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史記·魏公子列傳》
(3) 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訂立婚約);受宮廳(衙門中的廳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誨);受冊(接受冊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4) 蒙受;遭受 [suffer;be subjected to]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民到于今受其賜。——《論語·憲問》
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賈誼《論積貯疏》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5) 又如:受侮;受敵;受污(遭受污染)
(6) 得到 [get]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戰國策·齊策》
(7) 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賞識、禮遇);受名(獲得名稱);受直(得到報酬);受癟;受享(享受)
(8) 收進,取回 [take back]
舞者既陳,則授舞器,既舞則受之。——《周禮·春官·司干》
(9) 買入,收入 [buy]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管子》
(10) 又如:受主(買主)
(11) 容納 [contain;accommodate;hold]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杜甫《南鄰》
(12) 通“授”。授予;交給 [give]
若有諸公大夫則使人受俎如賓禮。——《儀禮·鄉飲酒禮》
以勞受祿,則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論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3) 通“授”。教授;傳授 [teach]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唐· 韓愈《師說》
(14) 娶 [remarry]。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康熙字典
受【子集下】【又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古文〕《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壽。《說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旣濟》實受其福。《詩·大雅》受天之祜。
又承也。《李適之法觀禪師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
又盛也。《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
又容納也。《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
又《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葉下昊。昊,許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
又葉音暑。《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韻會》毛氏曰:從從冖。俗或作,非。音胡到切,下從丈。
- 受的詞語 組詞
- 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