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甚
〈代〉
(1) 疑問代詞。什么 [what]。如:甚般(哪般,什么;怎樣);甚的(甚底、甚迭。什么);甚末(甚么,什么);甚娘(甚末娘,什么娘。罵人的話。什么);甚生(什么);甚實(確實,很實);甚人(什么人)
(2) 為什么,怎么 [why]。如:甚地(怎么)
(3) 另見
基本詞義
◎ 甚
〈形〉
(1) (會意。小篆字形,從甘,從匹。甘是快樂,匹,匹耦。沉溺于男女歡情。本義:異常安樂)
(2) 同本義 [abandon oneself to;indulge in]
甚,尤安樂也。——《說文》。徐灝注:“甚,古今字。女部。‘樂也。’通作耽、湛。《衛風·氓篇》:‘無與士耽。’《小雅·常隸篇》:‘和樂且湛。’皆甚字之本義。從甘匹,會意,昵其匹耦也;甘亦聲”
玄甚。——《老子》。注:“謂貪淫聲色。”
(3) 過分 [go too far;overdo]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歟?——宋· 蘇軾《教戰守》
(4) 又如:甚泰(衣著過于寬大)
(5) 厲害,嚴重 [terrible;formidable;serious]
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若是其甚與?——《孟子·梁惠王上》
(6) 盛,大 [prevailing;great]
王之好樂,甚。——《孟子》。注:“大也。”
觀表甚歡。——《呂氏春秋》。注:“厚也。”
甚口。——《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疏:“謂大口也。”
未刻,迅雷甚雨,鄉民佯敗,引入黃婆洞磨刀坑,殺死逆夷百余名。——《三元里抗英》
(7) 深厚 [deep]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楚辭·九歌》
(8) 重要 [important]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詞性變化
◎ 甚
〈副〉
(1) 極端,極其;非常,異常 [very;extremely]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宋· 周敦頤《愛蓮說》
吾家后日當甚貧。——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啊,甚是面熟,咱們是在哪里見過呢?他們的行動甚為迅速;他進步甚快;城鎮相離甚遠;甚為怏怏(很不高興);甚是次第(非常整齊);甚當(很對;很正確);甚悉(很正確);甚溥(很普遍)
(3) 誠,真 [certainly]
左右皆曰甚然。——《戰國策·秦策》。注:“謂誠也。”
(4) 又如:甚然(誠然)
◎ 甚
〈動〉
(1) 超過,勝過 [more than]
甚于水火。——《論語》。皇疏:“猶勝也。”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又如:甚于(超過)
(3) 引申為寵愛配偶 [make a pet of spouse;dote on spouse]。又凡事之過皆曰甚。古者讀若耽,聲轉為常枕切。” 張舜徽注:“許云甘匹耦者,謂沈于色也。”
(4) 責備 [blame]
后世不以是少漢文,亦不以是甚 賈誼。—— 宋· 蘇軾《田表圣奏議敘》
◎ 甚
<連>
(1) 甚至 [even]。如:甚且
(2) 另見
康熙字典
甚【午集上】【甘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鴆切,音任。《說文》尤安樂也。《廣韻》劇過也。《韻會》尤也,深也。《易·繫辭》其道甚大,百物不廢。《詩·小雅》彼譖人者,亦已大甚。《淮南子·修務訓》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
又《唐韻》常枕切《集韻》《韻會》食荏切《正韻》食枕切,音忍。義同。《潘岳·關中詩》主憂臣勞,孰不祇懍。愧無獻納,尸素以甚。葉上寢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甚【卷五】【甘部】
尤安樂也。從甘,從匹耦也。,古文甚。常枕切文五重二
說文解字注
(甚)尤安樂也。尤甘也。引伸凡殊尤皆曰甚。從甘匹。句。匹各本誤甘。依韻會正。常枕切。七部。匹、逗。耦也。說從匹之意。人情所尤安樂者、必在所溺愛也。
()古文甚。從口猶從甘也。
- 甚的詞語 組詞
- 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