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祉
〈名〉
(1) (形聲。從示,止聲。本義:福) 同本義 [happiness;blessedness]
祉,福也。——《說文》
祉,祿也。——《左傳·哀公九年》
疇離祉。——《易·否》
既多受祉。——《詩·小雅·六月》
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國語·周語》
維祉冠存已。——《漢書·王莽傳》
用錫爾祉。——《后漢書·宋宏傳》。注:“謂福慶也。”
(2) 又如:祉祚(福祿;幸福);祉祥(吉祥);祉祐(福祐);祉祿(福祿);祉福(幸福)
康熙字典
祉【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正韻》敕里切《集韻》《韻會》丑里切,音恥。《說文》福也。《徐曰》祉之言止也,福所止不移也。《易·泰卦》以祉元吉。《詩·小雅》旣受多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祉【卷一】【示部】
福也。從示止聲。敕里切
說文解字注
(祉)福也。見釋詁。從示。止聲。敕里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