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自己情有獨鐘的小物件吧,我是男人,但我卻鐘情于梳子。
記憶中買過三把譚家的梳子,一把送給了老媽。但是因為有人曾送過一把梳子,所以一共自己曾經擁有的譚家梳子還是三把。
第一把是木梳,很小的,扇子形狀。那時才知道譚家梳子,還覺得比較貴,所以就買了把最便宜,但形狀卻很別致的。買來的用途是梳發——純粹的把發梳順,而不是扎馬尾。每次梳的時候總是特別小心,生怕把頭發給扯了。梳完了之后覺得頭發就特別順,不由得在心里贊賞譚家梳子。直到現在還留著那把梳子,大概有六年多了吧。
第二把梳子是別人送的,也是木梳,齒不懶,適合梳順,也適合梳馬尾。但是用的時間不長,等到和送梳子的人翻臉了梳子也就被丟棄了。最后一次使用那把梳子的時候,頭發竟然也打著結,用力一扯還扯下了一兩根頭發,不覺有點可惜。想想人去了梳子也許也和我翻臉了吧。
第三把梳子就是送給老媽的梳子了,一把牛角梳。因為聽說牛角對老人特別有益,能活血通絡,所以送給老媽自然是最好的了。但是也不能隨便在街上買一把。街上的梳子雖說也是牛角的,但是做工總不夠細致,對頭皮刮傷太大。不像譚家的梳子,把齒尖磨得圓圓的,梳在頭上就好似在按摩。用這個送給老媽自然是最好了,不損頭皮,還能活血。記得送給老媽的時候,她很開心,一個勁地說:幸虧生了個女兒,看看兒子啥都不會送。然后就問我多少錢。我跟她說了,她就感嘆著好貴。但是貴歸貴,老媽還是很開心,從此就很珍惜,每天都用那把梳子梳頭,還舍不得拿給別人梳。每每想到這我就覺得很溫馨,因為老媽用的是愛心梳。
第四把梳子也是一把牛角梳。因為自己用了老媽梳的那把牛角梳覺得很好用,就自己也去買了把小點的送給自己。有時候梳著頭就會想起那句古言:一梳梳到底,二梳白頭偕老,三梳子孫滿堂。然后就傻傻地想,誰給我梳頭,梳一輩子的頭呢?
給別人梳頭總是很小心,有時候看著女友剛洗的頭發很干凈,散發著清香,絲絲分明,就忍不住做一回玻璃,拿起梳子輕輕地梳兩下過過癮。不敢用力,怕把頭皮給傷了,更怕扯到頭發會疼。我想大概別人給我梳頭的時候也會是這樣的吧,很溫柔地樣子。也許用我最初的那把扇形梳,也許用我的牛角梳,也許用一把定情梳,也許用一把最普通的塑料梳。但不管是用什么梳子,替一個人梳頭,一定是小心翼翼、充滿溫情的。
現在我明白了為什么我在那么多小玩意里面唯獨對梳子感興趣了,我所鐘情的或許不是梳子,而是梳子可以通過自己傳達出對他們濃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