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以其年代久遠,包漿深厚,而更能見其玉德;酒,積累的歲月愈久遠,而愈顯其醇香。文化難道不也應該如此嗎?世界文化史上的魯殿靈光——中國古文化,經歷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史,如今卻如一杯被人品茗完的茶渣隨意的拋棄,作為華夏文化的傳承者,我們難道不汗顏,還不知悔改嗎?
茶是苦澀的,正如中國古文化一樣。品茶需要味覺,但也更需要心靈的參與,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老者品茶,品出的不僅僅是清香的味道,更是人生百味。欣賞古文化也一樣,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經達幾千年的沉淀而成為一粒粒未被泡開的茶葉,想要擷取一口清香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品茶者用心煮沸一壺茶水,泡出的可能是一杯香茶,也有可能是一杯難以下咽的苦茶,只有喝下去,才會知曉茶的真諦,文化的真諦。
如今,品茶的人少了,隨處可見的只是一瓶瓶可口可樂,現代人都受惠于可口可樂的方便與瞬間的口感刺激,而忘卻與摒棄了一道道繁瑣的品茶程序。令人滑稽的是居然出現了謂之“綠茶”的飲料。現代人真是太聰明,受不了品茶的繁瑣就想出了這個好法子,擰開瓶蓋就可一品茶的芳香。他們真的品茗到茶的芳香了嗎?那“綠茶”有的,也僅僅是“甜”的味道罷了,哪里能品出茶的人生百味?
難道沒有品“茶”的人了嗎?難道真的僅僅只剩下那一堆堆茶渣了嗎?
國人放棄了“茶”,外國人卻品起了“茶”。端午節被人搶走了,“禮儀之邦”的名號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也將被人奪走。也許不能用“奪”,當我們為“禮儀之邦”的虛名而汗顏時,就只能把它拱手相讓了。我不知道明年的國慶節還會有多少外國人在中國的旅游勝地撿垃圾。
中國的文化需要傳承,中國的禮教不能廢棄,我們不能讓我們的文化成為一堆茶渣,在無人問津的窘況下隨著其它古文明一起煙消云散。
我的文化啊!你穿過了一座座山,一道道梁,一次次戰爭,一場場瘟疫,穿過縱橫交錯的千溝萬壑和卷帙浩繁的竹簡帛書,無數次跌倒了又爬起來,撕碎了再粘起來。如今,你不能再沉默,十億斯民的靈魂等著你的滋哺,你要繼續你奔騰的喧響,走向未來,走向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