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得好:“風月為益友,詩書是良師。”是啊,博覽群書能使人智增百倍。書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小時候,姐姐一回家,就跑進書房,書房的書種類很多如科學叢學、世界名著、神話故事------小小的架上放滿了薄薄厚厚的書,就像春游時,我們排的隊伍挨挨擠擠一樣。每當走過看到姐姐專心致志讀,聽到郎郎的讀書聲。我跑去書房問姐姐:“姐,你為什么一放學就往書房里看書呢”?
“看書,可以讓我識天地、曉人生,只要那本是好書,就值得我們去閱讀、去思考,有人把書稱為“長生果”就是從書中領略不少知識,每一次閱讀、思考,就會常讀常新厭。如:快樂作文,那本書可以提高我的寫作水平”。
原來,讀書有這么多的好處,受到姐姐的感染,我就拿起書本,領悟書中的精華。我讀了許多書,因為我臨近考試的時候,寫作文從原來扣的7分到3分,我高興極了。真的,閱讀多點課外書,用些好詞好句在作文上,使作文更優秀。回到家聽到媽媽的表揚,我的心里高興極了!
要知道,看許多書而沒有領悟真正的精華,得知識這同吃鈑過多,但消化不掉是同樣的。
漸漸地,我長大了,現在已經讀五年級。現在我愛看一些中外名著:《名人成長故事》、三國演義》、《外國人故事》------讀書不思考,就等于吃飯不消化的意思,許多名人同意這句話。他們不愛看書是因為他們沒有體會到文章是怎樣寫的,好在那里,再想深一層意思。而我知道讀書可以帶給我不少知識,讓我想到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別人想不到的的問題,那理解文章就容易了,我之所以愛看書,是因為從實踐中體會了讀書的無窮樂趣。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書,思考文章的時候,媽媽忽然對我說:“文裕,給我買一包鹽”。我迷迷糊糊地應了一聲,看完書,我就去買,結果我買了一包生粉回來,媽媽說錯了,是買鹽,我又跑去買了一包鹽回來。嗨,理解文章,讓我想的問題真是多,不然,我把鹽買成生粉回來。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精神食糧,書我感謝你讓我學到別人學不到的知識。書我離不開你,更離不開我的靈魂需要。我愛書籍,我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