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三生三世的歸途,為你尋一剪迷離的燈火。曾無數次不經意間瞥過燈火,那是象征著塵世間一切溫存繾卷的舊時光的低語,喧囂又熱鬧,燈火的盡頭是歸途。踏遍碧落黃泉,心倦怠了,那便是歸宿,有人語,有飯香,有鞭炮在耳邊轟然炸響,滿目流轉的盡頭是斑駁的流光。那是藏在心間的有關家的回憶,黯傷神傷的游子每憶起,嘴邊會控制不住的彎起懷念的弧度,然后或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潸然,或隱匿在人群,淡漠的看上一眼,收回視線,自顧自的行色匆匆。尋遍舊鄉,卻卻無伊人。
可是啊,關于家的回憶,人人都會有。今年十月一日前幾天,奶奶走了,就像所有的家都會經歷的那樣,偌大的院子,驟然寂靜下來。以前上學,中午借宿奶奶家,總聽到她聒噪地用江浙方言絮叨著家常理短。跟我聊弟弟小時候的趣事,提及最多的是弟弟姥姥家的姐姐讓他叫姐姐,他不肯,說自己只有一個姐姐,奶奶說著說便笑起來,笑紋染上燈火的細碎的光。她說:“你們這對姐弟好的很哩,等你們長大了,奶奶不在了,也要相互扶持啊。”然而還沒未等到夜色沉寂,萬家燈火亮起的新年到來,奶奶便是一個人寂寞地去了,尋她千百度,不訴離殤,白駒與蒼狗還未走遠,記憶里的燈火便冷下來了。
發喪那天,奶奶安靜地躺著,仿佛淺憩,然而我卻知道,窮盡一生,也不會有人笑著對我說:“囡囡呀,以后要好好讀書,將來考清華北大。”奶奶的聲音穿過塵世的一切繁華浮塵而來,穿透沿途的一切燈火,向未知的彼端去了。新年將至,往年,奶奶要用紅綢子做喜慶的短衫,批發大把大把的煙火,在歡聲笑語中踏過一歲又一年。然而缺了一個人,就像缺了一份圓滿,缺了一剪燈火。弟弟已進入初中,收斂了兒時的頑皮,多了一份沉穩與不動聲色的安靜。于是家里便愈顯冷清,曾幾何時,新年是最令人期待的節日,到如今重唱此曲卻已是物是人非。剪一寸燈火,尋找那些遺失在間隙里的舊時光。我尋來世最美的暗夜流光,愿你在來世的路不曾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