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歲的時候,淘氣的他,喜歡拿著粉筆在擦好的黑板上到處亂畫,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在畫什么。他甚至把潔白的墻面也用彩粉筆涂成“海底世界”。而滿頭大汗他,則抱怨自己太矮而接觸不到天花板。“還好是用粉筆,不是油漆。”老師無奈到這份兒上了。
從“海底世界”事件起,班里的粉筆,他永遠也找不到了。誰會去翻班里的冰箱呢?
世事難料,二年級的他,被轉到了一個比較現代化的農場。本來很沮喪,但和那里的新同學聊天時,發現那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沒有草房,也沒有泥屋,同學也很近人。于是,他決定不再亂涂亂畫了。
事與愿違,在他進入這個學校的第二年,他無疑成功的將那里的老師逼到了無奈的地步。那年他四年級——又轉進了當地一個名字叫“第二小學”的學校
因為他太奇怪了。
——老師訓斥幾下其他同學,在他耳中和辱罵自己無異。經常莫名其妙的跑出教室到另一個校區哭泣。
——他甚至和英語老師說出“我不當賣國賊,堅決不背單詞!’
——他數學成績不錯,但老師一問他公式是什么就氣急敗壞起來。
轉學,他已經不在乎了。他認為,他要做的,就是不再回去——那里只有兩個小學。
到了”第二小學“,盡管學校比他想象的破舊一些,但沒有問一堆怪問題的老師,沒有一天到晚吵著打架的學生。他心里的石頭落了下來,準確的說,是不落也得落。他交識了不少真摯的朋友,人際關系勉強合格。但注定不合群的他,又和老師起了沖突。
那年,他的班主任掀起了學校里《弟子規》的學習熱潮。“學那些有什么用?”“用《弟子規》《三字經》教出來的學生八成會餓死在社會上”他一點也不看好那些東西,抱著“背誦一下又不會折壽”的心理勉強背了下來。這本來也沒什么,讓他抓狂的是,凡是班主任的晚課,都會放一些“好人有好報”“學過弟子規后懂得了......”之類的視頻給他們看。說真的,他特別想吐,那是他上學以來第一次課上有了困意,也逐漸討厭起那個信佛吃素的班主任。
當然,班主任不會猜出他在想什么。
真正引發沖突的是一張紙。
那是一張寫滿網絡流行語,評價弟子規的一張紙。當然,沒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