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燃亮天際,我們感謝它帶來光明和希望,因為我們在光明中前進,在希望中成長;當春風吹過原野,我們感激它播撒新的生命,因為那些孕育著的生靈,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教會了我們回報與奉獻;當江河穿過大地,我們感動于生命的壯闊與活力,因為正是這生命的奔騰,讓我們學會要在奮發進取中成長……讀過《感恩自然》這本書后,我深感人類應當向自然鞠躬,因為它給予了我們太多,教會了我們太多。我想,只有懂得向自然鞠躬,我們才能在感恩中成長。
那是一個在《感恩自然》中讀到的故事: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冬季里,一只小絨鴨出生了。因為沒有成年絨鴨那身厚厚的絨毛作保護,沒有一個供它棲息的溫暖的窩,它的生命隨時可能被嚴寒奪走。但在嚴寒的逼迫下,絨鴨父母毅然決定拔光自己身上的絨毛,給孩子做了一個足以抵擋嚴寒的窩。小絨鴨甜蜜、幸福地睡在這溫暖的“搖籃”里。冷酷的嚴寒悄悄溜走了,小絨鴨卻再也沒有看見它的父母。在這白茫茫的一片中,小絨鴨悄悄流下了晶瑩勝雪的淚。從此,它努力地成長。我被書中的故事打動了。極地的寒冷成了愛爆發的一種催化劑,讓溫暖從正經受著嚴寒襲擊的體內進發了出來。
正如法國作家儒爾·米什萊所說,這里的任何生靈,都因氣候和險境的嚴峻而精神升華了。大自然賦予北極一種精神的美。太陽永遠照耀著北極,但它不是赤道的太陽,也不是別的地方的太陽,而是靈魂的太陽。大自然給予我們太多的美與感動。那么,我們的身邊是否又有著如此的愛與溫暖呢?是的!親人的愛,老師的愛,朋友的愛……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我們,其實都是啄飲著“愛”長大的呀!驀然回首,我卻愕然。因為我發現,我僅僅是像小絨鴨一樣被動的領受著愛,只是感動于此而已,卻沒有把這愛理解為一種偉大的賜予,并努力去回報這愛。真要感謝自然,讓我在對親情、友愛、師愛的漠然中番然醒悟,讓我懂得了回報。感恩自然,因為我在它的提示下成長!
仰望崇山峻嶺,心靈受其巍峨的震懾,看它連綿的山峰和蒼翠的色彩,學到的是一種性格的嚴肅,態度的沉著;細凝花葉的凋零,一股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看它干枯的身軀和退去的亮色,學到的是一種低沉的無私,奉獻的偉大。我們在自然中汲取著自然的精神成長。這是《感恩自然》中關于一種樹的生長故事:亞洲的熱帶雨林中,有一種擎天巨樹——望天樹。它姿態秀美,樹干挺拔,昂首屹立于萬木之上,使人無法仰視它的樹冠。站在樹下,聽鳥兒在樹頂上的鳴叫,小得像蚊子的嗡嗡聲一樣。樹高有60多米,是熱帶叢林中最高的樹木。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讓望天樹快速生長,并超越身邊所有的其他樹木,成為熱帶雨林中最偉岸挺拔的大樹呢?因為望天樹在叢林的糾纏與爭斗中獨善其身,它心無旁騖地向上成長。它的成長過程里沒有雜念,不生旁枝,一心向著最高最險處前進,風霜雪雨,雷鳴電閃,視若等閑。
所以,它能直通九霄,刺破青天,達到一覽眾樹小的境界。其實,我們的成長過程何嘗不是像一棵小幼苗一樣。困難、曲折、坎坷、不平,和望天樹遇到的困難如此類似。而我們只要像望天樹一樣,前進,心無雜念,成長,心無旁騖,我們的明天,就是一棵望天樹,昂首屹立。自然是一部值得用心品讀的大書。感恩自然,它給我們無窮的啟示,讓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奮斗······不管活在什么樣的環境,處于怎樣的地位,都應擁有大自然的品格——山的沉實、海的深邃和天空的廣闊。自然是生命之船,承載著我們航行在茫茫宇宙之中,為了留住她的光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向自然鞠躬,我們就會從中汲取到成長的力量和成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