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1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每種戲曲都有各自的特點,如京劇的容華美,昆曲的雅精致,越劇的輕柔婉轉。
在這個星期五的上午,我們學校迎來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同學們都一個個懷著激動之心來到了現(xiàn)場,在學校搭起來的舞臺上,演員們一個甩袖猶如一道和煦的春風,將戲曲的氣息撒至操場的各個角落;一個邁步仿佛讓人身臨其境般,掉入了戲曲的大殿。我們在演員們身上看到了戲曲的魅力,不是想象的那么乏味,而是令人沉醉于此。同學們的目光緊盯著舞臺上的演員,眼中充滿了贊嘆的神色,好美麗啊!原來戲曲也可以演繹得這么灑脫,富有虛實的色彩。舞臺上演員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不愧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們汗水的背后除了努力,更是堅持,演員們的唱、念、做、打看似信手捏來的,卻在臺下付出了不知道有多少的汗水。演員們精彩的表演結束,臺下同學們的掌聲猶如陣陣波濤,席卷了整個校園,叫好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演員們謝幕的微笑,沐浴在同學們的贊美聲中,也表達了他們內心的喜悅之情。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須親自去嘗一嘗。就像戲曲,它雖不分時代,但既不會過時又不會老套。它是中國藝術的瑰寶,永不褪色。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2
說起文化,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的國粹———京劇。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重大作用。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時,老師組織我們來到操場,參加"戲曲進校園"的活動。
天氣真熱啊火辣辣的太陽照射著大地,為大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披風"。我們站在操場上,期待著表演的開始。
隨著一聲音樂的響起,主持人滿面春風地走上了主席臺,邀請另一位阿姨并為我們表演了一段豫劇。她的嗓音真好啊!隨著音樂的跌伴奏我們都聽得入了迷,還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節(jié)拍。
好戲才剛上演呢!緊接著,兩位身材魁梧的叔叔大步流星地走上主席臺,他們各拿著一根粗粗的木棒,二話沒說,竟在臺上“打”了起來,他們英姿颯爽地揮動著木棒,真像古代的江湖好漢!同學們看到這般景象,都不禁發(fā)出了感嘆:"太棒了!"
觀看了這么多節(jié)目,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見皇姑》包青天包大人的威武和鐵面無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表演結束了,但他們精彩的表演卻總是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叔叔阿姨們能帶給我們這么出色的表演,可見他們平時都進行著多么辛苦的訓練啊!比起他們,我們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要學習他們?yōu)槔硐攵鴬^斗的精神,從今天開始,我要嚴格的要求自己!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3
在這個星期五上午,我們學校舉行了第二次戲曲進校園活動。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可今天當我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么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么的熱衷于這些戲曲,那么喜愛戲曲。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絡,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而這次戲曲進校園活動,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花木蘭》花木蘭說的那句誰說女子不如男,也讓我銘記于心。
戲曲的藝術魅力,我們怎可忘記我們要多去欣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讓它永遠永遠放光芒,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4
在星期五的上午我們全校同學、老師到大操場進行觀看《戲曲進校園》。這是我們第二次觀看《戲曲進校園》,在上一次進行活動的時候,同學們看得很入迷,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一個人物。到現(xiàn)在還流連忘返,難以忘懷。
戲曲的品種非常多有京劇、豫劇在這么多種戲曲,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河南的豫劇。學校組織這個活動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戲劇繼續(xù)傳承下去。
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我們大家最喜愛的也是名氣最大的節(jié)目花木蘭。當主持人宣布完以后,一個英姿颯爽的花木蘭就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在花木蘭唱戲的時候那一個個眼神,讓人仿佛看見真的花木蘭。表演完花木蘭以后老師還選了幾位同學上前表演花木蘭,看著同學們那一個個認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對戲曲的喜愛。
活動結束后,一個黑臉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一下就可以認出他就是清正廉潔的包公了!一首《見皇姑》讓我們領會到京劇的博大精深,我聽到旁邊的同學都對京劇贊不絕口,看到同學們都豎起了大拇指。這可能就是國粹的魅力吧!
雖然《戲曲進校園》這個活動結束了,但是我們對戲曲的喜愛還不能停止,只從這次活動中,我們感到了中國戲曲的博大精深,了解了戲曲文化,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期待著下一個《戲曲進校園》的活動。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5
今天,我們學校進行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大家都異常的興奮,因為戲曲大家接觸的都不多。
這場演出在上午,第一場戲是楊家女將穆桂英請求佘太君上戰(zhàn)場的一個,大家都很認真地傾聽,佘太君的扮演者也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角色。第二場戲是花木蘭征途,只見花木蘭拿起馬鞭,在臨上戰(zhàn)場前,思念著家里的一切,但最終還是去找劉大哥,并說出了他參軍的原因,這雖然只是一場戲,但其中,花木蘭說她上戰(zhàn)場的原因時,他語調激昂,確實體現(xiàn)出了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氣。
之后,主持人,邀請了幾位同學上臺,并由老師手把手的教他們,這大概就是讓傳統(tǒng)文化走進校園的原因吧,之后就是著名的見皇姑中的一個片段,也可以說是包公智斗皇姑,當包公質問起皇姑時,皇姑也娓娓道來,她的苦衷,但是這都是借口,因為犯了法就是犯了法,當報案人哭訴其她的冤情時,皇姑秦香蓮眼中的不屑,可見,她權之大,官之貪,欺壓人之多,但包公中會找到真相。
之后,還表演了痛說革命家史中一個片段,講了一家人和小日本斗智斗勇的故事,將老一輩的革命家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
之后,還有作品,都很好,等這一活動結束后,我感嘆道,來這些傳統(tǒng)文化還是需要這些年輕人來繼承。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6
在風和日麗的上午,陽光照射著校園,灑向我們。我們學校正在舉行著戲曲進校園這個活動。
我們看到了《見皇姑》、《誰說女子不如男》、《痛說革命歷史》、《打不盡豺狼卻不下戰(zhàn)場》、《花木蘭征途》、《轅門外三聲炮》……等表演。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誰說女子不如男》。
主要講的是:男的在外面打仗,而女子在家里縫縫補補,種地干活等事情。如果沒有女子的話,男人吃什么,用什么?所以說女子也可以和男人相提并論。從古至今,都是男子掌控天下,帶兵出關打仗的更少不了男子,女子卻賦閑在家。所以,有名氣的女子更為稀少。
難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跟女子一點關系都沒有嗎?不!正是有了竇太后,才有了流傳千古的文景之治,才有了政治清明的漢武大帝統(tǒng)治年間;古時候,男子出關打仗,女子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才能讓將士們安心打仗,保家衛(wèi)國;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男子抗擊日寇,女子在家縫縫補補,才換來了戰(zhàn)士們的衣和鞋,讓他們不再經受寒冬烈日的折磨。這難道不足以體現(xiàn)女子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嗎?自古以來,一些女子成就的佳業(yè)一點也不遜于男子。
我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女孩子創(chuàng)造的奇跡也會步步高升,轟動世界!不論男女,只要志氣激昂,努力拼搏,那便是祖國的棟梁之才,所謂的重男輕女也都變?yōu)闊o稽之談。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7
我國中華民族的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各民族地區(qū)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tǒng)劇目數(shù)以萬計。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悅目,其情節(jié)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我從有記憶時就經常和姥姥一起聽豫劇,跟姥爺一塊聽京劇。我聽不太懂戲里唱的啥,只是感覺豫劇聽著抑揚頓挫的,經常每句要唱很長很長的調;京劇聽著有板有眼,非常有力量。但是我就是不太愛聽。直到今天上課時我才真正感覺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么的有魅力,我們的戲曲吸引了無數(shù)的外國人。我們的京劇光是變臉譜這一項絕活就讓無數(shù)國內外的戲迷愛好者為之著迷。“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寶塔,綠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銀色的妖怪……”這首京劇《唱臉譜》早已成為經典,經常被廣大戲曲愛好者傳唱。
除了京劇、豫劇外還有我國五大戲劇之一的黃梅戲也是非常的優(yōu)美動聽,它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也成為了演繹和傳播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手段。
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是我們的國粹、是我們的國劇、更是我們的國魂!我們要懂得欣賞它,我們要努力挖掘它!要讓它世世代代的流傳。
戲曲進校園讀后感400字(精選8篇)8
今天上午,我校一年一度的戲曲進校園。終于,等到了我們。
雖然還沒開始,但是前面的
【第1句】:2年級已經熱血沸騰了。操場上一個適中的表演臺,兩旁各一個音響。開始了,一個老師早上她來說:表演開始。音樂響起了,但卻沒有人上臺。一月過后主持人上臺了說:接下來表演的故事后就下臺了。
一陣雷鳴般的掌聲過后表演開始了,主人公緩慢入場。一個紅、一個綠、一個藍。基本上是綠衣服的人在唱,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有的好像在跟著他們唱,有的閉上眼睛沉醉于戲中。第一個節(jié)目結束了,雷鳴般的掌聲送走了第一個節(jié)目,又迎來下一個節(jié)目。
第二個節(jié)目是關于花木蘭,我一眼就看出了藍色衣服的是花木蘭,一手一個棍子。另一手也不閑著把劍舞的滿天流星。前面的同學一邊拍手叫好。也有一部分同學看得心驚肉跳……
中間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挑一些同學上臺,一開始他們都跟著老師做動作。后來他們就自己做自己唱。他們還一起編了一個節(jié)目,唱了起來。
接下來是眾人喜愛的包公-包青天。看他們舞著袖子,一邊說一邊踢腿。皇姑生氣的喊到:大膽,竟敢這么放肆。我看到了皇姑那驕傲的樣子,我想包公一定能懲治她,最后包公果然懲罰了她。
表演一直持續(xù)到了中午,同學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操場上。回到班里,我依然沉醉在表演中。
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
戲曲進校園,傳承在身邊 。以下是關于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歡迎閱讀!
篇一: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
戲劇曲藝文化是一種區(qū)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校園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礎。把戲劇曲藝文化引進校園,不僅是對戲劇曲藝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也是創(chuàng)建特色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現(xiàn)對我校這學期來戲劇曲藝文化的工作總結如下:
【第1句】:校園文化氛圍突出體現(xiàn)了民族特色
【第1句】: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戲劇曲藝文化進校園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通過這學期的努力 ,戲劇曲藝文化教育已經成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第2句】: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隨著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凡是參與此項活動的老師,各級領導以及民間藝人都深刻認識到,很多戲劇曲藝文化精髓隨著歲月流逝,漸漸被人們淡化或遺忘,學校必須要緊緊抓住機會,通過各種途徑去挖掘整理,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氛圍,喚起全民意識,為此,在這學期的工作中,我校組織
教師根據(jù)實際,結合校領導的安排,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第3句】:增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者間的友誼,為學校工作打開了新局面。
在開展此項活動中,我們緊緊抓住教育質量這一中心,把學校工作與傳承優(yōu)秀文化相結合,與老百姓最關心的子女教育相結合,在訪查,深挖的同時,不忘本職工作,把深挖資源與家訪結合起來,收集老百姓對學校工作的各項意見和建議。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又幫助了老百姓,更難得的是得到了社會的贊譽和認可,無形之中提升了學校的社會名譽,為更好地開展戲劇曲藝文化進校園創(chuàng)造了條件,大大地調動了全社會挖掘,傳承保護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積極性。為我校開展戲劇曲藝文化進校園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拓寬了空間。
【第4句】:拓寬了視野,調動了學生,改善了條件。
在開展此項活動的過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學生投入到此項活動中,同時,在活動中,我們根據(jù)工作需要,我們適時調整工作計劃,成立了資料收集整理組,這個小組的建立,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據(jù),為實施素質教育開辟了捷徑,通過廣大教師的收集,整理與編排,提高了教師進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第2句】:存在的問題
【第1句】:教師時間緊,階段性任務強。
開展此項工作,絕大多數(shù)時間教師是利用課外時間,教師都是兼職的,教學任務緊,沒有多少業(yè)余時間投入到深層的收集,整理與節(jié)目編排中,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投入到此項活動之中。不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
【第2句】:老百姓時間緊、能夠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都是年紀較大的老人 ,作為老百姓與教師,作息時間是不盡相同的,他們沒有多少時間來配合學校開展此項工作。
【第3句】:下一步的打算
【第1句】:結合學校學科特點,重點抓好民族音樂,使其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緊密結合。
【第2句】:抓緊深入開展戲劇曲藝文化內容的深入搜集,調整作息時間,抓緊收集原始資料,因為熟悉戲劇曲藝文化的多數(shù)是年越古稀之人,讓戲劇曲藝文化精髓不因人員的流逝而消失。
【第3句】: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編排力度,開展民族音樂的編輯。根據(jù)地方特色,安排調整課時計劃。保證我校民族文化凸顯本土特色。保證我校教育為地方發(fā)展融為一體。
【第4句】:加強專業(yè)引領,提升教師執(zhí)教水平。
將戲劇曲藝文化引進校園,對教師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傳承和發(fā)揚民族民間文化,單靠教師在師范院校學的那點兒知識是不夠的,在此活動中,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門,走進村寨和田間地頭向民間藝人學習,對難度較大的要將民間藝人請進校園坐堂授藝,培訓教師,這才有助于在校園內開展戲劇曲藝文化學習教育活動。
篇二: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
為了豐富校園生活,開拓學生的視野,我們學校開設了校本課程——戲曲,這近半年的時間我收獲很大:從觀看大量視頻到模仿學習唱段到最后節(jié)目表演,整個過程不論是學生還是我自己都從中學到了許多,得到了鍛煉。
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著手于作品欣賞、觀看視頻、發(fā)聲練習、模唱京劇、黃梅戲、豫劇等戲曲作品選段,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各種戲曲的發(fā)展情況及相關知識;了解唱段內容,感受其情感表現(xiàn),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學會演唱部分戲曲選段,能夠用簡單的、經過提煉的動作進行戲曲唱段表演并嘗試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通過學習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在戲曲教學中,戲曲中拖腔的演唱是最大的一個難題,一字多音,半天唱不完一句,如果仍用傳統(tǒng)的聽唱或視唱的方法來教唱,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因此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表演上,通過小組合作,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學生邊唱邊表演,不但學會了演唱,還進一步感覺到了學習戲曲的樂趣。這一學期我和孩子們模唱了《唱臉譜》、《女駙馬》、《賣水》、《打豬草》、《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等經典唱段,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體驗其中的樂趣。
戲曲的表演喚起學生了解、熟悉、熱愛中國戲曲及熱愛祖國的高尚熱情。開設這一課程,深受學生的喜愛。今后,還要努力營造環(huán)境,開展一些具有游戲傾向的藝術活動。只有這樣,學生對戲曲才能印象深刻,興趣濃厚。我將認真的學習、探索,再接再厲,為學生的課余生活增添色彩。
觀《戲曲進校園》有感
觀《戲曲進校園》有感
今天,在我校開展了第一屆“戲曲進校園”活動,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去觀看了戲曲表演。
小時候,看見自己的爺爺和奶奶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很老土,趕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賞了戲曲后,我才被戲曲震撼了。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川劇變臉。看了很長時間,經過仔細觀察,我終于知道了變臉的“廬山真面目”。其實變臉人的衣服后面有一個機關,每次要變臉時,我都注意到變臉人的手會往背后伸。
還有使我高興的一出戲,一個白胡子老爺爺,頭上戴個有“翅膀”的.帽子,這個節(jié)目快把我笑死了。老爺爺戲沒有唱多少,但表演非常厲害。他頭上的兩個“小翅膀”很神,爺爺頭晃晃它就一直在轉。老爺爺走路,走著走著摔倒了,倒下時還一直在吹胡子,從中看出老爺爺?shù)墓Φ缀苌钛剑硌萃旰螅鞒秩苏f爺爺練了二十多年了,我都驚呆了,不愧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吶。
戲曲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瑰寶,是珍貴的,需要大家不懈努力,去延續(xù)這份輝煌。
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
精彩的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全是滿滿的感恩與回憶,收獲與經歷,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活動總結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活動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1
戲曲是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文化形式,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青少年學生更多地了解中華優(yōu)秀戲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根據(jù)相關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戲曲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戲曲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充分利用櫥窗、電子屏、廣播站等載體開展宣傳,積極營造“戲曲進校園”活動氛圍,同時讓戲曲教育走進了音樂課堂,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悉,我校學生戲曲興趣小組也正在積極組建中。為了提高同學們的戲曲興趣,更多、更直觀的了解戲曲知識、表演形式,張灣區(qū)“戲曲進校園活動”今日走進了xx小學。
活動一開始,主持人對十堰的地方代表劇種豫劇的起源、文化背景等相關知識作了簡短的介紹。接著市歌舞劇院的老師和演員們?yōu)閹熒鷤儷I上了豫劇《紅燈記》和《花木蘭》選段。同學們個個觀看地津津有味,聆聽得聚精會神,激動地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京劇四大行當精彩的示范表演,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同學們也紛紛上臺體驗學習生、旦、凈、丑四大行當最基本的動作,場上掀起一陣陣高潮。
表演結束后,許多同學和老師都意猶未盡,表示說:“現(xiàn)場看豫劇表演,我還是頭一次,既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又增長了戲曲知識,真希望還能再次參加!”
本次活動有效地弘揚了傳統(tǒng)文化,傳承了民族藝術,使該校的全體師生有幸品嘗了一頓豐盛的傳統(tǒng)文化大餐。
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2
戲劇曲藝文化是一種區(qū)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校園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礎。把戲劇曲藝文化引進校園,不僅是對戲劇曲藝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也是創(chuàng)建特色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
現(xiàn)對我校這學期來戲劇曲藝文化的工作總結如下:
【第1句】:校園文化氛圍突出體現(xiàn)了民族特色
【第1句】: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戲劇曲藝文化進校園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通過這學期的努力,戲劇曲藝文化教育已經成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第2句】: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隨著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凡是參與此項活動的`老師,各級領導以及民間藝人都深刻認識到,很多戲劇曲藝文化精髓隨著歲月流逝,漸漸被人們淡化或遺忘,學校必須要緊緊抓住機會,通過各種途徑去挖掘整理,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氛圍,喚起全民意識,為此,在這學期的工作中,我校組織教師根據(jù)實際,結合校領導的安排,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第3句】:增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者間的友誼,為學校工作打開了新局面。
在開展此項活動中,我們緊緊抓住教育質量這一中心,把學校工作與傳承優(yōu)秀文化相結合,與老百姓最關心的子女教育相結合,在訪查,深挖的同時,不忘本職工作,把深挖資源與家訪結合起來,收集老百姓對學校工作的各項意見和建議。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又幫助了老百姓,更難得的是得到了社會的贊譽和認可,無形之中提升了學校的社會名譽,為更好地開展戲劇曲藝文化進校園創(chuàng)造了條件,大大地調動了全社會挖掘,傳承保護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積極性。為我校開展戲劇曲藝文化進校園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拓寬了空間。
【第4句】:拓寬了視野,調動了學生,改善了條件。
在開展此項活動的過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學生投入到此項活動中,同時,在活動中,我們根據(jù)工作需要,我們適時調整工作計劃,成立了資料收集整理組,這個小組的建立,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據(jù),為實施素質教育開辟了捷徑,通過廣大教師的收集,整理與編排,提高了教師進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第2句】:存在的問題
【第1句】:教師時間緊,階段性任務強。
開展此項工作,絕大多數(shù)時間教師是利用課外時間,教師都是兼職的,教學任務緊,沒有多少業(yè)余時間投入到深層的收集,整理與節(jié)目編排中,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投入到此項活動之中。不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
【第2句】:老百姓時間緊
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都是年紀較大的老人,作為老百姓與教師,作息時間是不盡相同的,他們沒有多少時間來配合學校開展此項工作。
【第3句】:下一步的打算
【第1句】:結合學校學科特點,重點抓好民族音樂,使其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緊密結合。
【第2句】:抓緊深入開展戲劇曲藝文化內容的深入搜集,調整作息時間,抓緊收集原始資料,因為熟悉戲劇曲藝文化的多數(shù)是年越古稀之人,讓戲劇曲藝文化精髓不因人員的流逝而消失。
【第3句】: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編排力度,開展民族音樂的編輯。根據(jù)地方特色,安排調整課時計劃。保證我校民族文化凸顯本土特色。保證我校教育為地方發(fā)展融為一體。
【第4句】:加強專業(yè)引領,提升教師執(zhí)教水平。
將戲劇曲藝文化引進校園,對教師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傳承和發(fā)揚民族民間文化,單靠教師在師范院校學的那點兒知識是不夠的,在此活動中,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門,走進村寨和田間地頭向民間藝人學習,對難度較大的要將民間藝人請進校園坐堂授藝,培訓教師,這才有助于在校園內開展戲劇曲藝文化學習教育活動。
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3
今年9月7日,我州召開戲曲進校園工作推進會,傳達貫徹落實全省“戲曲進校園”工作鄂西片區(qū)推進會精神,總結交流前階段工作,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借開學之際,掀起全州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新高潮。
在戲曲進校園活動中,各縣市根據(jù)自身特色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推進會上,恩施市教育局、咸豐縣委宣傳部、鶴峰縣教育局、恩施市非遺中心作為基層單位代表,作交流發(fā)言。
xx市文聯(lián)、市非遺中心整合資源,將一批老專家、老藝人納入戲曲教學庫,積極開展戲曲講座和培訓,為各中小學校派去戲曲輔導員,充實專業(yè)教學力量。
xx市在中小學校秋季學期課程中開設戲曲課,并將戲曲進校園工作納入全市“農村學校藝術實驗縣”工作評價體系、“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承學校”評價內容,積極開展“戲曲工作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
xx縣結合實際,制定了戲曲進校園工作方案,明確“既普及戲曲知識,又培養(yǎng)后繼人才”的工作目標,普及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集中培訓和小組教學相結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等多種工作手段相結合,實現(xiàn)縣域全覆蓋,鄉(xiāng)鎮(zhèn)有示范,縣里有樣板,劇目有特色呢。
xx縣選取京劇、豫劇、黃梅戲、咸豐南戲等經典劇目名家唱段,制作成光盤光碟,供學校在大課間、主題班會及課余時間播放。利用音樂課、選修課開設戲曲課程。縣南劇團結合送戲下鄉(xiāng),將《女兒寨》《土司夫人》等南劇劇目送進中小學校。
7月15日至8月13日,xx縣舉辦了一次戲曲夏令營活動,向學生普及南劇的唱腔特色、起源發(fā)展、戲曲音樂、表演等基礎知識。如今,xx縣實小、二實小、縣民中、縣一中、中等職校等已建立xx個戲曲社團組織,為校園戲曲群體和個人提供了學習交流平臺。
xx縣還在中小學校開展戲曲表演,將優(yōu)秀人才納入“藝術小人才”“藝術特長生”選拔范圍,長期跟蹤培養(yǎng)。目前,全縣共25人被納入培養(yǎng)計劃。
此外,xx縣戲曲進校園的方案和思路,在全省戲曲進校園啟動會上作現(xiàn)場交流發(fā)言;利川戲曲進校園工作在師資培訓上取得了突破。
恩施市、咸豐縣開展的戲曲夏令營,既豐富了學生的暑期生活,滋養(yǎng)了他們的精神世界,也為引導廣大學生度過安全、文明的暑期作出了貢獻。
全州戲曲進校園活動開展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