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一
情境教育是一種通過模擬真實情境來促進學習和發展的教育方式。在參與情境教育的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其帶來的好處和價值。通過實踐和互動的方式,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培養了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情境教育是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它通過創造出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首先,在情境教育中,我能夠親身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與傳統的坐在教室里聽講相比,情境教育更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在一個真實情境中,我能夠動手實踐,親身感受到知識的實際應用。這種親身體驗使我對學習更加感興趣,我能夠主動去了解、探索和思考。我記得有一次,我參與了一個模擬企業運營的情境教育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扮演了一個企業的總經理,需要制定戰略、管理團隊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這個活動不僅是一種學習的機會,更是一次自我實現的機會。通過這個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這種樂趣也激發了我對學習的熱情。
其次,情境教育有助于培養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在情境教育中,我們往往需要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優勢,同時也要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通過與他人合作,我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過與他人的合作,我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這種團隊合作精神不僅培養了我的自信心,也提高了我的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在一個模擬法庭的情境教育中,我需要扮演律師的角色,與其他扮演法官、證人等角色的同學進行辯論。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如何辯護和證明自己的觀點,還學會了如何聆聽和接納他人的觀點。這次經歷使我意識到,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
再次,情境教育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和記憶知識。但是,在情境教育中,我們能夠在一個模擬的情境中進行自由的探索和實踐。例如,在一個模擬冒險游戲中,我們需要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進行冒險,然后根據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這種學習方式使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我能夠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我對知識的興趣和探索欲望,使我能夠以更積極的態度去學習和發展。
最后,情境教育是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通過創造出真實情境,情境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學習效果。在情境教育中,學生能夠直接參與進來,親身實踐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這種實踐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使學習更加具體和有意義。在情境教育中,我能夠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經驗,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總之,情境教育是一種創新的教育方式,它通過模擬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在情境教育中,我得以親身體驗和實踐,培養了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情境教育不僅提高了我的知識和技能,更使我對學習充滿了熱情和樂趣。我相信,情境教育將成為未來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給學生提供更加有效和有意義的學習經驗。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二
愛教育,就是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只有擁有了對事業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滿意。教師是一個崗位、一種職業,但更是一種責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李吉林老師從教十三年,從未要求過什么,她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只為教育,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一個不愛自己的教師,是談不上愛教育和愛學生的。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我們在育人的同時,不要忘了自身的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用自己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去影響學生、改造學生。我們不是苦行僧,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種詩意的享受教育帶來的快樂的生活。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三
情境教育是一種通過創造真實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參與實際活動,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的教育方式。在實踐中,我深受情境教育的啟發,體會到了它的獨特魅力。通過參與情境教育的活動,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激發了創造思維。下面我將分享自己在情境教育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情境教育的實際操作能力提升
通過情境教育的實際活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提升。以模擬企業運作為題材的情境教育活動中,我被分配到了市場營銷部門。在這個角色中,我需要通過市場調研、推廣策劃等活動,來推動企業產品的銷售。這樣的實際情境讓我直接面對了真實的問題和挑戰,從而迅速提升了我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與團隊成員的討論和合作,我也學會了如何有效地組織和安排各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段: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情境教育不僅培養了我的實際操作能力,還加強了我的團隊合作精神。在情境教育的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務,需要相互協作才能達成共同目標。在一個團隊中,沒有個人的勝利,只有整個團隊的勝利。因此,大家需要共同制定工作計劃、分工合作,并在遇到問題時積極溝通和交流。通過這樣的合作,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魅力,更加明白了相互信任和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第四段:創造思維的激發
情境教育的活動還激發了我的創造思維。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我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需要迅速找到解決的方法。通過與團隊成員的討論和思考,我學會了跳出常規思維,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在一個模擬的企業運作中,有時我們需要面對市場競爭的壓力,需要想出一些新穎的策略來脫穎而出。這樣的環境讓我不得不鍛煉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使我成長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
第五段:總結
總之,情境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通過參與情境教育的活動,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激發了創造思維。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繼續運用情境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實現更大的發展和成功。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運用情境教育,發現它的獨特魅力,共同推動教育的發展。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四
作為一名新教師,不斷地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在書本中汲取知識再在實踐中去應用磨合才能取得進步。在這期間我與好書相遇,就是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師的書《李吉林文集》并且從中獲益良多。并且對我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李吉林老師高尚的情操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動了我。作為一名新人我更應該學習李老師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工作中努力上進,在班級里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學生。
在教學理論上李老師的情境教學理論使我印象頗深,以下是我的一些收獲。
情境教育以課程教材為依據,從兒童無假、兒童愛美、兒童有情、兒童好問的心理發展實際出發,把識字、讀書、作文的訓練融入精心創設的境界。通過形真、情切、意遠、理蘊其中的操作模式,將兒童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把認知與情感、學習與審美、教育與文化,在課堂中交織、融會起來,解決了長期以來,注重認知、忽視情感帶來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不能協同發展的問題。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品德素養。
在情境教學中,李吉林將學生引入“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情境,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愿望,促進了學生主動、創造性的學習。在她的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是那樣的欣喜、興奮,在美的活潑生動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中,他們感受、體驗、表達,語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她的學生二年級時人均識字數為2680多個,達到四年級的識字水平,課堂閱讀量是一般班級的6倍!五年下來,李吉林實驗班的43個學生,在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的有33人,作品達75篇,升學考試時,55.8%的學生作文成績優秀。這個比例是當時整個區的優秀率的12倍。
作為一個對教育有著獨到領悟和對兒童有著摯愛深情的專家,她理解兒童,尊重兒童,是兒童的知心人。她不止一次地強調,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是最富創造性、最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人類實踐活動,它不可能也不應該單純以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來分析研究——因為人永遠不能等同于物。真正的教育實驗研究應當植根于教育的現實中,應該是“現實的研究”也即“思量著做”和“做著的思量”,將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統一在具體豐富的教育活動之中,這樣,教育乃至教育改革才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李吉林大膽地運用語文情境教學實驗和思索的成果去開拓新的疆域。她首先向相鄰的思想品德學科拓展,一改枯燥、空洞的說教,而以生動的道德情境、具體的道德形象,喚起兒童的道德情感,達到動情而曉理的境界,使道德教育真正觸及、潤澤幼小的心靈。接著是向音體美學科滲透,獲得成功后,李吉林又向自己比較陌生的數學學科挺進。她與數學老師一起研究如何將“數”與生活結合起來,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數”與“量”、“數”與“形”的關系,如何把兒童帶入探究的情境,在模擬情境中加以操作,強化其應用性。這樣,從一班到全校,從單科到多科,情境教學全面進入了各科教學,為情境教學向情境教育的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面對新世紀基礎教育的挑戰,李吉林高瞻遠矚,正式提出了情境教育的構想。她認為,以“思”為核心,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兒童“活動”為根基,以“周圍世界”為源泉,相互滲透,融通課堂教育、課外教育與野外教育活動,聯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整體聯動,可以構成一個區域廣遠、目標一致的優化情境,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自由豐富的發展空間,促使學生在其間積極主動地活動,充分發揮情境教育特有的統整性、涵攝性的教育效應,實現兒童身心素質的全面和諧的發展。迄今為止,全國開展李吉林教改實驗試點的班級已達1000多個,情境教育的種子已播遍華夏大地。
情境教育的產生和成熟,是李吉林老師以及她的同事們積極鉆研、努力奮斗的結果。他們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科學地回答了新時代向小學語文教育提出的許多重要問題,展示了高度的育人智慧和完美的育人藝術。情境教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情境教育的體系仍然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仍然是一個發展的體系,它仍將從多個方面吸取營養使自己更加豐富、更加完善,更加受到廣大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們的歡迎。
李吉林老師在為人、處世、治學、從教等各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值得我們大家很好地學習的。李吉林老師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她的成功得益于她不斷學習、不斷思考、注重踐行、創新的敬業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對理想永不言棄的執著追求的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無限熱愛兒童、忠誠于兒童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
這些都值得我去學習,從李老師的書中我獲益良多。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五
近年來,情境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在教育領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應用。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參與了一次情境教育的實踐活動,通過親身體驗,深刻認識到了情境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在這次實踐中,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認為情境教育從多個方面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情境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者,被迫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然而,情境教育以創設真實的情境為出發點,給予學生更多的探索和發現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我的實踐中,我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在解決一個實際生活問題的情境中展開討論和合作,發現問題的本質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樣一種情境,學生們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提高了他們的學習動力和主動性。
其次,情境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更多地面對抽象的理論知識,很難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而情境教育通過給予學生真實的情境和問題,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和創新思維。在我的實踐中,我組織了一個實地考察活動,讓學生們親自走進實際情境中進行觀察和實踐,通過親身體驗,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經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鍛煉了他們對問題解決的創新思維。
再次,情境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成功往往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和溝通。而情境教育強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的合作與溝通,通過小組活動和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在我的實踐中,我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項目,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并進行團隊討論和總結。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學會了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提高了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最后,情境教育能夠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在傳統的教育中,往往只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其他綜合發展。而情境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學生的多元發展和多樣化的能力培養。通過情境教育,學生們不僅能夠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合作意識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在我的實踐中,我看到了學生們在情境教育中的全面成長,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個人素質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總之,情境教育作為一種創新的教育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很多積極的影響。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情境教育在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情境教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情境教育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六
1、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主題意義進行理解,是教學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2、情境創設有助于反映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聯想,便于學生對知識進行重組與改造,易幫助學習者對知識的同化與順應。
3、情境教學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將學生置于某種特定的氛圍中,形成一種心理環境,使學生產生移情效應。
4、一定的社會行為總是伴隨行為發生所依賴的情境。如果要求學習者理解這種社會行為,最好的方法是創設同樣的情境,讓學生具有真實的情境體驗,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
情境教學就是教師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它能使 師生之間關懷問辯、親密無間、循循善誘、相互熏陶、教學相長,使師生沉浸于一種豐富、和諧、溫暖、純潔、博愛的氛圍之中,是一種人文關懷的理念體驗。教師創設情境教學其目的在于:(1)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2)使教學具直觀化、形象化,更具震撼人心的作用;(3)啟迪學生思維,拓展學生視野等。
情景教學法意在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有機地整合到新規則中去,激發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強自信心和碳酸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它的諸多優點:1.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興趣。2.實現學生平等參與。3.要求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4.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七
本文作者本科畢業后在某私立學校工作,擔任初中語文的教師崗位,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情境教育培訓,并借此機會進行反思總結,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了解情境教育的本質
情境教育是指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以走進學生內心為目的,使學生在激活知識、培養能力和增強人格品質的同時,真實地體驗學習的過程,從而在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思維能力以及感受情感教育等方面得到切實的提高。情境教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轉為積極參與,成為課程的主人公。
在我以往的教學當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講解枯燥,學生難以保持專注,自我情緒壓抑,缺乏合作意識等。通過學習情境教育,我關注到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模式的轉變,順應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他們的興趣、潛能和創造力,使得教學過程更加豐富多彩。
三、情境教學的課節設計
情境教育的核心是課節設計,如何設計與學科內容具有緊密聯系,不枯燥、不單調的情境教學課程至關重要。具有情境教育特點的課程需要具備以下四個層面的設置:第一層面,定義核心主題,清晰地界定情境教育的基本目標。第二層面,力求真實,即在情境設置上要力求真實、細致。第三層面,寓教于樂,即要在情境教育下賦予活動以游戲化的特征,將體驗和知識結合起來。第四層面,提煉精華,即在情境教育下,體驗過程本身要體現出教育的意義,知識的精髓要在實際體驗中體察出來。
四、情境教學課程實際應用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情境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課堂更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實際中獲得全面深度的體驗和認識。比如說教語文,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實際的“居家小報”或是采訪鄰居,讓他們在閱讀、寫作中獲得實踐感;比如教數學,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與場景中給他們一些情景比對和應用方向,讓他們看到更直觀的數字含義;比如教史,通過構建更加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和風味的歷史情境來增強情感教育意義等等。
五、繼續深入研究情境教育
情境教育是實踐教育的一種,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了解、研究和探索。實踐著恰當好轉化為學習過程,反思好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正如從我這個篇幅有限的文章中可以知道,在情境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了解了情境教育的本質,以及它在實踐中應用的方式和技巧。我相信,繼續深入學習和思考,將情境設計與課程教學實況結合起來,提升課堂教學、服務教育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更趨便利和到位。
情境教育心得體會篇八
西南街道劉本章小學 何月娥
(本論文2001年獲佛山市論文評比三等獎)
情境教學法具有有形、有情、有境、有趣的特點,它能充分創設形象、生動的語言環境,激發起學生們的注意,使學生能理解和運用,從而能認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起閱讀的興趣。下面就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閱讀,談談我個人的體會。
一、用人物的內心活動創設情境教學。
在小學階段,幾乎每篇課文后面都有“朗讀課文”、“熟讀課文”或“感情朗讀”、“背誦課文”等,可見,朗讀在閱讀教學中是相當重要的,讀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主線,是領會作者思想感情之路,從讀入手,進入到課文所描寫的意境,以“境”動“情”,更能恰如其分地指導學生閱讀,把作者的感情充分讀出來。如教《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我抓住了。人物內以活動這一中心,先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我”的內心,來激發學生對邱少云自覺遵守紀律的模范行為的崇敬,接著,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創設了邱少云被烈火燒身時的情境,讓學生感受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草堆里—動不動,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聲呻吟,這種堅毅的意志,從而使學生感受到邱少云這種壯烈犧牲的偉大情懷和模范遵守紀律的光輝形象。
二、運用人物語言、動作創設情景教學。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課,在教學取隆化時,沖鋒號已吹響,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處在橋底下的董存瑞怎樣呢?我先讓學生通過理解“萬分危急”和“千鈞一發”等詞,同時創設了一個個解放軍戰士正英勇地向前沖,但因敵人暗堡的機槍射擊,一個個倒下的悲壯場景,讓學生感受當時的戰斗形勢,體會董存瑞的內心境界,從而使學生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激發起學生的愛國情感,最后,通過放幻燈,和讀課文,讓同學們體會董存瑞的動作、語言: “站在橋底中央頂住橋底,猛地一拉”、“昂首挺胸,鋼鑄一般的臉,像巨人一樣挺立”,“堅毅的光芒”,讓學生充分想象當時的人物形象,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英雄為國獻身的堅強決心和大無畏精神。英雄的形象清晰而具體地浮現在腦中,從而受到強烈的感染。
三、
運用導語的設計進行情境教學。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時,我運用電教手段,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組活動幻燈片,讓學生進行錄音,邊看幻燈,創設了《草船借箭》的情景。然后,用形象的語言向學生描繪: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不僅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個智慧的民族,涌現出許許多多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敘述偉大的軍事家諸葛亮用借箭的妙計對付周瑜的暗算,使周瑜自愧不如的事。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相互抗衡,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孫權手下大將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并設法陷害他。《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他們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這段導語,從情意入手,讓學生全身心凝聚于對偉大的軍事家諸葛亮的才干的敬佩之中,為學好課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運用媒體創設情境,可以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而形象愈是鮮明、具體、生動,就愈能縮短學生感知的時間,從而激發學生認識的興趣,教學效果就能容易體現。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的課文《鵝》,這是學生接觸的第—首古詩。他們對古詩的語言并不熟悉,很難通過語言領略詩歌所展現的優美畫面,于是我借助錄音機去到專門養鵝的專業戶,錄下幾只鵝在池水中昂首嗚叫的聲音,在上課時,通過幻燈顯示出鵝在碧波蕩漾的池水中悠然撥動腳掌的情景,再放錄音,同時,詩句的朗誦又隨著幻燈的畫面同時出現,這樣一個生動的畫面,一種生動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指導理解學習“曲頸”這個重點詞。學完古詩后,有的學生認為鵝“向天歌”是在招呼它的同伴,有的學生則認為這只鵝在表達自已的快樂之情。這樣運用情境,既指導了閱讀教學,又能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創作潛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以上等的幾點,僅作為我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閱讀教學的一些體會。當然,所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能讓學生引起注意,渲染氣氛,陶冶情操,有利于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