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優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報告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水利專業實踐報告篇一
1. 了解在新形式下的我國水利水電工程以及水利資源綜合利用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趨勢;
2. 熟悉水利樞紐的組成與總體布置,各種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水電站的典型布置方式,組成建筑物及運行管理;
3.認識到本專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典型工程的作用與社會經濟效益等,激發學習熱情,指明努力方向。
4. 了解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基本步驟,加深對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和施工管理知識的理解,為畢業設計做好準備。
1. 通過現場參觀、報告和講解,交接各種水利工程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工程,并結合學知識其設計特點、形式及布置合理性進行分析;
2. 了解和掌握水庫各部分的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筑物的形式選擇和特點;
3. 了解水泵、電機等動力設備和電氣及自動化設備,站房結構與布置,典型水利樞紐的功能及各項水利工程的作用;
4. 讀圖:有關實習單位的水泵、電機總裝圖,水利工程樞紐總體與布置圖、泵站片面圖、站身剖面圖;
5. 了解水利工程建設的一般過程和工程設計報告編寫的主要過程。
1. 日程安排:4月14日動員及準備,4月19日起程,4月21日返校。
2. 進行方式:聽專題報告、現場參觀講授、現場閱讀資料、工地實習、討論及考查、編寫實習報告等。
3. 實習地點:江蘇省江都水利樞紐、江蘇省蘇北灌溉總渠水利樞紐、邗江瓜洲水利樞紐、鎮江諫壁泵站等大中型泵站。
4. 實習內容:水工建筑物、水利工地施工、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水源工程、節水灌溉工程。
水利專業實踐報告篇二
1、實習目的
進一步加固和加深課堂多學過的理論知識,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點、施工方法等,培養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自我的專業知識和現場操作技能,水利樞紐實習報告。
2、實習任務
通過理論知識回顧、資料搜集,以及老師講解、學生提問,實地觀察、現場記錄參與實驗等等方式,對xx水利樞紐工程情況進行現場實習,掌握一定的施工技藝。
3、實習時間
xx年12月x日—12月x日
4、實習人員
帶隊老師:
學生:
xx水利樞紐工程地處xx江一級支流xx河上游的xx市xx縣境內,壩址位于xx縣xx鎮xx村上游 1km處,距xx縣城7.6km,距xx市約30km。是一座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發電、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
xx河發源于xx市xx縣xx鄉境內的xx山金頂北麓,河流自源頭向北流經xx、xx、xx、xx、xx、xx、xx等地,至xx與xx會合流入xx市境,而后自西向東流經xx、xx、xx、xx及xx諸縣市,于xx鎮附近匯入xx江,實習報告《水利樞紐實習報告》。xx河主河全長273km,全流域面積6486km2。xx河在xx市境內的河長為52km,流域面積為698km2。
19xx年由xx省xx地區行署水電局編制的《xx河流域規劃報告》,對xx河干流擬定了十五級開發方案:xx347.7——山彎——xx240——西村一級103——xx船運閘98.4——高山頭96.4——化成巖91.4——雷坤85.5——二馬灘75——江口70——xx惠渠滾水壩50.7——二化壩45.7——水西41——宋家36.6——矗湖30。規劃報告指出,xx是一個缺水地區,尤其是工業及城鎮生活用水需求較大,xx水庫調蓄xx河徑流,可解決xx市東部一帶的工業與城鎮生活用水,推薦xx水利樞紐為近期開發工程。
xx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30 km2,主河長28.7km,流域平均寬度8.01km,主河道平均比降14.8‰。
據xx氣象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為17.3℃,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282.9mm(20cm蒸發皿觀測值),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多年平均年最大風速為11.0 m/s,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79天。
xx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下游7.6km處設有xx水文站,具有1958~xx年共47年連續的實測水文資料系列,是本工程水文分析計算的主要依據站。經計算,xx水庫壩址多年平均流量為7.54 m3/s,多年平均徑流深為1033.8mm,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8×108 m3。
xx河為雨洪式河流,洪水多發生在4~9月份,經分析計算,水庫壩址設計洪水標準(p=0.2%):洪峰流量1260 m3/s,24h洪量42.3×104m3,72h洪量68.3×104m3;校核洪水標準(p=0.05%):洪峰流量1820 m3/s,24h洪量61.1×104m3,72h洪量98.4×104m3。施工設計洪水:9月~次年3月洪峰流量(p=10%)196 m3/s。
xx河為少沙河流,壩址多年平均輸沙量為3.35×104t,水庫50年泥沙淤積量為128.8×104m3。
本區處華南褶皺系xx中南褶皺,xx西南拗陷之xx山~玉華山隆斷束構造單元中。區內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構造剝蝕中低山地貌,北部為丘陵區,局部見有小規模滑坡體及崩塌堆積體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供水管線區和壩下灌區屬于丘陵低山及沖洪積地貌,未見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庫周和庫盆由透水性較微弱的變質巖系、花崗巖、花崗閃長巖及石炭系碎屑巖構成,無可溶性巖分布,山體雄厚,地下水分水嶺高程高于正常蓄水位,未發現通向庫外的導水構造,不存在水庫永久滲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