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函輝簡介
![陳函輝](/d/file/p/b2c45b13677ecb263a5aee672bf1e243.jpg)
人物生平
志載陳函輝出生時,其父夢楊椒山(楊繼盛)過訪,因拆“椒”字為木叔;又因其母夢唐代詩僧寒山子現身,故號小寒山),世居浙江臨海縣城臘巷口(今更鋪巷)。父親陳三槐,字用慶,號晉堂。明萬歷十年(1582)鄉試中舉,任青溪(今屬江蘇南京)教授之職,教育諸生,成就卓著,歷官廣州府司理、南康府丞等。
陳函輝少年曾讀書于白鹿洞。萬歷十八年(1590年),師從黃道周。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得中舉人頭名。崇禎二年(1629年),避世于小寒山,讀異書,寄情詩酒,多談經濟,不復言帖括鉛槧。陳函輝與徐霞客為至交,徐三次游臺、蕩,曾在其家“小寒山”燒燈夜話。先后與徐寫了交誼詩40余首。霞客病危特請函輝為其作墓志銘。該《墓志銘》后收入《徐霞客游記》中。
崇禎七年(1634年)中甲戌科進士。九年(1636年),補靖江縣令,廢苛捐雜稅,行“一條鞭”法,減輕百姓負擔,又完成賦額,設社學教育生員,當年有人中舉;致力水利,疏浚河道,開辟良田,吏部考績列第一。因被保守派所阻,未得重用。函輝“日以詩酒”排遣抑郁。崇禎十四年(1641年),陳函輝被御史左光先借對官吏三年考績的審計之機,以貪污罪革職。歸里于縣城黃坊橋協鎮署后的常平倉(今虎龍街)建一別業,匾曰“誰園”,(又名“半蜆園”)。崇禎十六年(1643),住進誰園,專心注釋《周易》。這年冬季,金華東陽(今浙江東陽)土寇頭目許都聚眾造反。臺州府丞朱輅奉檄監軍會同討伐,陳函輝破產出錢并集結當地二千人協助平寇,擒拿住了寇首許都。
甲申變起,崇禎自縊。福王立于南京,被詔任職方主事監河南軍,以母病未赴,后詔書七至,乃行。中途改赴揚州。清順治二年(1645年),母病劇,馳歸,到家母已亡。清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南京失守,時魯王朱以海居臺州,函輝勸其監國,并侍監國至紹興,任少詹事兼待讀學士,后進東閣大學士兼禮、兵二部尚書。次年,江干兵潰,魯王出奔。函輝返臺州,哭入云峰山中,賦絕命詞十首,自縊身死。
清乾隆間,賜謚“忠節”。著有《陳寒山文集》、《寒香集》、《腐史》、《九寒十青詩集》等。曾輯《靖江縣志》、崇禎《臺州府志》等
過青縣諸友留飲因憶予客冬凍河寓城外二十余日作青字諸詩今當刪此復拈青未了也
并州白隨憶冬間,一夜冰心款客閑。今日恰逢河朔社,中秋應過秣陵山。
題詩未了青瑤案,顧曲無煩翠黛鬟。同籍長安多別去,尺書遙與寄題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