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人 > 魏晉詩人 > 陶淵明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的詩文(216篇)陶淵明的名句(41條)

      主要成就

      田園詩
        兩晉時盛行玄言詩,思想內容空虛狹隘,浮淺乏味。而陶詩異軍突起,平淡自然,為當時沉悶的文壇吹進清新的春風,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詩表現了淳樸的農村生活情趣,描寫了恬靜優美的農村風光,既表現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又表現出堅決與污濁政治決裂的情操。他的詩描寫鄉居生活,謳歌勞動和躬耕自給,這些都是以前的封建文學中所沒有的,如《歸園田居》、《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等。

      詠懷詩
        以及敘寫時事的詩,如《飲酒》、《雜詩》《讀山海經》、《詠荊軻》等,表現了陶淵明歸隱后對政治的關心。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就是詩,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飄然。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

      其它詩作
        部分詩作有“樂天知命”,“委任自然”,消極避世的消極思想。

      人物生平

      青少年時期(28歲以前)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過大司馬,祖父、父親也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但陶淵明的父親死得早,淵明少年時,家運已衰落,“少而貧苦。”他自述:“自余為人,逢運之貪。簞瓢屢罄,絺綌冬陳。”(《自祭文》)但物質生活雖然貧乏,陶淵明的精神生活卻很豐富。他學習儒家《六經》,學習《老子》、《莊子》,“猛志逸四海,鶱翮思遠翥”,頗有“佐君立業”的政治抱負。而另一方面,匡廬山水和田園風景,也使他愛好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學仕時期(29-41歲)
        晉代的門閥制度,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在那種統治階級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淵明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29歲時他進入官場,當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職自解歸家閑居。以后又先后幾次出任小官,不僅無由施展濟世抱負,而且于“志意多所恥”。最后一次為官是當彭澤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場黑暗,“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辭官歸田。

      歸田時期(42-63歲)
        陶淵明歸田之后,即在家鄉過著躬耕隱居的生活,并親自參加了農業勞動。親自撰寫《五柳先生傳》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明志。這使他改變了鄙視勞動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勞動的價值;也在與農民的共同勞動和交往中,對他們產生了親切的感情。在他晚年,生活貧困,“老至更長饑”,但他不受“嗟來之食”,拒絕權貴的饋贈,表現出君子固窮的志氣。

      評價

      東晉
        陶淵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下《陶征士誄》,給了他一個“靖節”的謚號。顏延之在誄文中褒揚了陶淵明一生的品格和氣節,但對他的文學成就,卻沒有充分肯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幾十年里,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認。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對陶淵明的詩文相當重視,愛不釋手。蕭統親自為陶淵明編集、作序、作傳。《陶淵明集》是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專集的第一部,意義十分重大。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贊“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
        陶淵明的文學地位,雖得不到應有的肯定,但他的詩文作品,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

      隋唐
        有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陶淵明的詩文,對陶淵明的評價越來越高。初唐王績是位田園詩人,他像陶淵明一樣,多次退隱田園,以琴酒自娛。

      唐朝
        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對陶淵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游》中寫道:
        賞讀《高士傳》,
        最佳陶征君,
        目耽田園趣,
        自謂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作。在《戲贈鄭溧陽》中寫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
        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
        李白那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思想,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后,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把陶淵明視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韋尹丈人》中寫道: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
        青囊仍隱逸,章甫尚西東。
        鼎石分門戶,詞場繼國風。
        尊榮瞻地絕,疏放憶途窮。
        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術空。
        謬慚知薊子,真怯笑揚雄。
        盤錯神明懼,謳歌德義豐。
        尸鄉馀土室,誰話祝雞翁?

        中唐詩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淵明的為人。唐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離陶淵明的家鄉潯陽很近。曾去拜訪陶淵明的故居,寫下了《訪陶公舊宅》這首詩。詩中先用“塵垢不污玉,靈鳳不啄膻”,頌揚陶淵明高尚的人格:
        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
        嗚呼陶靖節,生彼晉宋間。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夷齊各一身,窮餓未為難。
        先生有五男,與之同饑寒。
        腸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
        昔常詠遺風,著為十六篇。
        今來訪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無弦。
        慕君遺容利,老死此丘園。
        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
        不見籬下菊,但余墟中煙。
        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在《效陶潛體十六首》中寫道:
        先生去我久,紙墨有遺文。
        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云。
        我從老大來,竊慕其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中國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這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白居易的這首詩就說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兩宋時期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確定。歐陽修盛贊《歸去來兮辭》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歐陽修還說:“吾愛陶淵明,愛酒又愛閑”。北宋王安石曾說過,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有詩人以來無此句者。然則淵明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個而已”。
        蘇軾在《與蘇轍書》中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蘇東坡把陶詩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八個字,概括陶詩的藝術風格,還是很準確的。蘇東坡一生把陶淵明當成良師益友,不但愛好其詩,更仰慕他的為人。他曾這樣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饑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人貴真,詩亦貴真,詩真乃由人真而來,這就是陶詩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晚年蘇軾在《與蘇轍書》中說:“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范其萬一”。
        “居高聲自遠”,由于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在北宋文壇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極力推崇陶淵明,對進一步確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苦悶中,把陶淵明引為知己。在《水龍吟》詞中說:“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辛棄疾留下的詞作626首,其中吟詠、提及、明引、暗引陶詩陶文的有60首,幾乎每10首詞中就有一首與陶淵明有關。辛棄疾在《念奴嬌》中稱:“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給予了陶淵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評價。

      元朝至今
        沿襲了兩宋對陶淵明的崇高評價。
        魯迅先生曾說過,“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梁啟超評價陶淵明時曾經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確如其言,陶在自然與哲理之間打開了一條通道,在生活的困苦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解。連最平凡的農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筆下也顯示出了一種無窮的意味深長的美。
        陶淵明的不朽詩篇,陶淵明的偉大人品,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陶淵明的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語言,看似質樸,實則奇麗。在平淡醇美的詩句中,蘊含著熾熱的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是田園詩的精品或極品。其中《少無適俗韻》,編在中學生的語文課本中。詩的抒情沁人心脾;詩的寫景,豁人耳目。讀過后叫人終生難忘。什么時候讀,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作為身處晉末亂世的隱士,陶淵明晚年常與廬山中的釋道交往,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他們之間在思想上卻未必志同道合。仔細研讀過陶詩和了解詩人生平的人,都知道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的無神論者。他少年時曾胸懷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在出仕了一個時期以后,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
        這時他又受到老莊哲學的影響。因為他有過以往文人多不曾有過的田園生活,并且親自參加了勞動,與勞動人民有了接觸,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啟發,因而在崇尚駢儷陳舊文風的晉代,能創造出有獨物風格的田園詩的新形式,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從少年時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時的“猛志固常在”,始終對世事沒有淡忘。他傳世的名篇《桃花源記》,正是他對如同上古原始時代的那種人們自食其力、友好相處、沒有種種現實中的紛擾與貧困的“怡然有余樂”社會的憧憬。就是他的隱居與飲酒,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對當時黑暗統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滿和反抗的意義在內。
        當然,陶淵明畢竟是一個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詩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許多安貧樂道、及時行樂、避世消極的東西。但后世歷代的文學評論家和選家出于自己的階級偏愛,多著重欣賞和贊揚他這方面的特點,認為這才是陶淵明詩文的精華所在。

      歸鳥·其一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晨去于林。

      遠之八表,近憩云岑。

      歸鳥·其二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載翔載飛。

      雖不懷游,見林情依。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飲酒·幽蘭生前庭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飲酒·十三

      魏晉陶淵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飲酒·十三

      魏晉陶淵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一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熟女少妇丰满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华液一区二区区别大吗|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麻豆一区二区免费播放网站|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香蕉久久ac一区二区三区|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影院视频| 国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熟女少妇丰满一区二区|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44|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