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后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
? 牛嶠的詩文(24篇)牛嶠的名句(3條)〕
人物生平
牛嶠(8487),字松卿,一字延峰,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祖籍安定鶉觚(今甘肅靈臺),中唐宰相牛僧孺之孫。他生逢亂世,中進士僅兩年,黃巢起義軍破長安。在動蕩的僖宗朝歷仕拾遺、補闕、尚書郎。光啟二年(公元886年)又避襄王李媼之亂,先流落吳越,后寄寓巴蜀,過著渡口楊花,狂雪任風吹般的飄蕩生活。以東漢名臣袁安自許的牛嶠憂國心切,卻有志無時,昭宗大順二年(公元891年)以后被西川節度使王建辟為判官。前蜀開國,仕秘書監,以給事中卒于成都。《郡齋讀書志》說他博學有才,以歌詩著名。原有《牛嶠集》三十卷,已佚。今存詩三首,見《全唐詩》、《全唐詩外編》。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
評價
牛嶠做官比牛僧孺稍遜一疇,但也差不到哪兒去,從唐末至后蜀之初,他歷任左拾遺、尚書郎、劍南西川節度判官、給事中等。牛嶠承牛僧孺文學稟賦,也是一個大家,著有文集三十卷、詩歌三卷,其著作以詞著名,風格似溫庭筠,屬“花間派”。唐末是中國“詩之盛”到“詞之盛”的過渡時期,牛嶠無疑也是促進這種歷史大演繹的功臣之一,并在詞發展成熟過程中,起了綿薄之力。
唐代:
牛嶠
東風急,惜別花時手頻執,羅幃愁獨入。馬嘶殘雨春蕪濕。
倚門立,寄語薄情郎,粉香和淚泣。
東風急,惜別花時手頻執,羅幃愁獨入。馬嘶殘雨春蕪濕。
倚門立,寄語薄情郎,粉香和淚泣。
唐代:
牛嶠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紫塞月明千裡,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唐代:
牛嶠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輕漠漠,低鬢蟬釵落。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輕漠漠,低鬢蟬釵落。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
唐代:
牛嶠
鵁鶄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蘋葉藕花中。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鵁鶄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蘋葉藕花中。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唐代:
牛嶠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唐代:
牛嶠
紅繡被,兩兩間鴛鴦。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全勝薄情郎。
紅繡被,兩兩間鴛鴦。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全勝薄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