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輔簡介
![孔道輔](/e/data/images/notimg.gif)
人物生平
孔道輔(987~1040),初名延魯,字原魯,孔子的第45世孫,自幼聰明好學,25歲進士及第,為寧州軍事推官。
1016年(大中祥符九年),任大理寺丞兼知仙源縣。他上奏真宗,請加擴建 孔廟。真宗允準,并合命道 輔主其事。乃大擴圣廟舊制,增廣殿庭廊廡360間。1022年(乾興元年)任太常 博士,召為左正言。 正逢章獻太后臨朝聽政,受命之日,即疏請太后歸政于皇帝。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召道輔為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當時,仁宗愛美人尚氏、楊氏,欲廢郭后,道輔率諫官孫祖德、范仲淹等人極力勸阻,并與支持廢后的宰相呂夷簡相抗爭。帝怒,貶道輔知徐州,后知兗州。寶元元年(1038)復召為御史中丞。知兗州時,曾訪得孟子墓于鄒城東北三十里四基山之陽,建孟子廟于墓之西南。
1039年(寶元二年)開封府小官馮士元犯罪牽連到參知政事程琳。仁宗把此案交給權知開封府鄭戩審理。宰相張士遜既厭惡程琳。又想排擠輔。他明知皇帝要治罪于程琳,卻又假惺惺地讓道輔為其求情。道輔不了解其用心,是照著辦了。仁宗認為朋黨大臣,道輔出知鄆州。在赴鄆州時,正處天氣嚴寒,行至韋城,舊病復發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