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晉王大令保母帖
題晉王大令保母帖。宋代。湯炳龍。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后出爭瀾趨。一時(shí)耳目喜新畢,九原誰復(fù)哀意如。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夸好事。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八百余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鄰。但道青氈故家物,肯因陵谷鄰枯骨。耳孫猶爾況他人,崇韜安生何可忽。昭陵之盜猶蘭亭,必?zé)o可欲乃妥靈。黃閍前車已如此,安何金蟬之墓終弗毀。
[宋代]:湯炳龍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后出爭瀾趨。
一時(shí)耳目喜新畢,九原誰復(fù)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
八百余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鄰。
但道青氈故家物,肯因陵谷鄰枯骨。
耳孫猶爾況他人,崇韜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盜猶蘭亭,必?zé)o可欲乃妥靈。
黃閍前車已如此,安何金蟬之墓終弗毀。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後出爭瀾趨。
一時(shí)耳目喜新畢,九原誰複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誇好事。
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
八百餘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鄰。
但道青氈故家物,肯因陵谷鄰枯骨。
耳孫猶爾況他人,崇韜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盜猶蘭亭,必?zé)o可欲乃妥靈。
黃閍前車已如此,安何金蟬之墓終弗毀。
唐代·湯炳龍的簡介
炳龍,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陽人。居京口,辟慶元市舶提舉。學(xué)問該博,善談?wù)摚臅褰?jīng)皆有傳注。尤深于《易》,詩歌甚工。晚自號(hào)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詩集》。四明戴表元帥初序曰:子文詩肆麗清邃,乃一如丘園書生、山林處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鄰宗大序曰:子文詩憫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時(shí)政之得失,吟詠諷諫,使聞?wù)呓宰阋越洌M徒誇競病事推敲者之為哉!蓋其易直子諒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為紹興路蘭亭書院山長,終都護(hù)府官屬。
...〔
? 湯炳龍的詩(13篇) 〕
清代:
姚燮
秦塵起關(guān)朔,西挾太行走。排風(fēng)入東界,齊魯遍蒼狗。
高天掛木葉,白日墮星斗。奔車陷低穴,驚馬折其首。
秦塵起關(guān)朔,西挾太行走。排風(fēng)入東界,齊魯遍蒼狗。
高天掛木葉,白日墮星鬥。奔車陷低穴,驚馬折其首。
宋代:
李正民
遁跡漁鹽遠(yuǎn)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云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
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huì)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zhuǎn)寂寥。
遁跡漁鹽遠(yuǎn)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雲(yún)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
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huì)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zhuǎn)寂寥。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明代:
陳子升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宋代:
釋寶曇
碧海鯨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
神交已極天人際,玉立仍馀國士風(fēng)。
碧海鯨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
神交已極天人際,玉立仍馀國士風(fēng)。
明代:
鐘芳
善學(xué)無如善讀書,莫耽買櫝委明珠。天人條貫歸皇極,墳典精華是道腴。
駿失轡銜馳愈放,車攢輪輻運(yùn)常虛。晚年涵泳多滋味,倚杖林塘樂有馀。
善學(xué)無如善讀書,莫耽買櫝委明珠。天人條貫歸皇極,墳典精華是道腴。
駿失轡銜馳愈放,車攢輪輻運(yùn)常虛。晚年涵泳多滋味,倚杖林塘樂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