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南中使寄嶺外故人
逢南中使寄嶺外故人。唐代。常袞。 見說南來處,蒼梧指桂林。過秋天更暖,邊海日長陰。巴路緣云出,蠻鄉入洞深。信回人自老,夢到月應沈。碧水通春色,青山寄遠心。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唐代]:常袞
見說南來處,蒼梧指桂林。過秋天更暖,邊海日長陰。
巴路緣云出,蠻鄉入洞深。信回人自老,夢到月應沈。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遠心。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見說南來處,蒼梧指桂林。過秋天更暖,邊海日長陰。
巴路緣雲出,蠻鄉入洞深。信回人自老,夢到月應沈。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遠心。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唐代·常袞的簡介
常袞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補闕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書舍人。大歷十二年(777年)拜相,楊綰病故后,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準,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使。常袞注重教育,增設鄉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為之一振。建中四年(785年)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仆射。
...〔
? 常袞的詩(11篇) 〕
:
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裡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元代:
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
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七月今年涼氣高,牆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
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宋代:
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宋代:
韓淲
日遲無處著詩狂,寄傲僧窗小小房。一陣楊花風澹蕩,試回清夢到池塘。
日遲無處著詩狂,寄傲僧窗小小房。一陣楊花風澹蕩,試回清夢到池塘。
元代:
吳當
五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連山晴黛分巖洞,列戍昏煙疊鼓鼙。
隴上梅花無雁過,庭前榕葉有鶯啼。使君自是金閨彥,暫為分憂及遠黎。
五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連山晴黛分巖洞,列戍昏煙疊鼓鼙。
隴上梅花無雁過,庭前榕葉有鶯啼。使君自是金閨彥,暫為分憂及遠黎。
明代:
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遊。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