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引·感舊
華清引·感舊。宋代。蘇軾。 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甃瓊梁。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翠華一去掩方床。獨留煙樹蒼蒼。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墻。
[宋代]:蘇軾
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甃瓊梁。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
翠華一去掩方床。獨留煙樹蒼蒼。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墻。
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甃瓊梁。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
翠華一去掩方床。獨留煙樹蒼蒼。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牆。
譯文
華清宮金碧輝煌華麗奪目,玉砌成的沐池晶瑩剔透。(明皇與貴妃)年年來到這里洗沐享受,那場面真叫壯觀:貴妃的親眷前呼后擁如流水,用珠寶組成的陪行飾物鋪天蓋地。
可嘆啊,翠華一去,繁華不再。華麗的宮殿已成為斷瓦殘桓,珠光寶氣的雙人床早已被灰塵覆蓋。留下的只有蒼翠的老樹。清夜的明月高懸空中,依然照著藤條環繞的圍墻。
注釋
平時:年年或經常。
蓮湯:亦名蓮花湯。為明皇沐池;海棠湯為貴妃沐池,均在華清池內,統稱為華清池。
玉甃:玉石砌成的井壁,指沐池。
瓊梁:色澤晶瑩的柱梁,指華麗的宮殿。
五家:指楊貴妃親眷。
翠華:天子儀仗中以翠鳥羽毛為裝飾的旗幟、車蓋,代指明皇。
掩:覆蓋、關閉。
煙樹:云煙繚繞的樹木。
繚墻:藤條盤繞的圍墻。
華清引·感舊創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甲辰十二月東坡罷鳳翔府簽判,返京,過長安,游驪山作此詞。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明代:
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雲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明代:
鐘芳
人事推遷可奈何,紛紛螻蟻上南柯。功名頻看匣中鏡,歲月真如機上梭。
蜀魄有懷終隕血,寒鴉無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渾忘倦,涼露沾衣感慨多。
人事推遷可奈何,紛紛螻蟻上南柯。功名頻看匣中鏡,歲月真如機上梭。
蜀魄有懷終隕血,寒鴉無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渾忘倦,涼露沾衣感慨多。
明代:
于謙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云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雲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
清代:
朱祖謀
花近樓頭書眼明。水云矜佩本來清。一院雙成詩伴侶。
天許。謫仙人是老人星。
花近樓頭書眼明。水雲矜佩本來清。一院雙成詩伴侶。
天許。謫仙人是老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