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其三
飲酒·其三。魏晉。陶淵明。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生復(fù)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nèi),持此欲何成!
[魏晉]:陶淵明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fù)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nèi),持此欲何成!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複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nèi),持此欲何成!
譯文
儒道衰微近千載,人人自私吝其情。
有酒居然不肯飲,只顧世俗虛浮名。
所以珍貴我自身,難道不是為此生?
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閃電令心驚。
忙碌一生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注釋
道喪:道德淪喪。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將近。惜其情:吝惜陶淵明的感情,即只顧個(gè)人私欲。
世間名:指世俗間的虛名。
“所以”二句:所以重視自身,難道不是在一生之內(nèi)?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
復(fù)能幾:又能有多久。幾,幾何,幾多時(shí)。倏:迅速,極快。
鼎鼎:擾擾攘攘的樣子,形容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態(tài)。此:指“世間名”。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chéng).陶淵明集全譯.貴陽(yáng):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唐代·陶淵明的簡(jiǎn)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hào)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shī)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yáng)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shī)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shī)(216篇) 〕
:
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宋代:
晁補(bǔ)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tái),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鄴王臺(tái),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宋代:
姚勉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宋代:
宋伯仁
不為鱸魚憶故鄉(xiāng),只緣心事近重陽(yáng)。
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chǎng)。
不為鱸魚憶故鄉(xiāng),隻緣心事近重陽(yáng)。
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chǎng)。
明代:
李夢(mèng)陽(yáng)
時(shí)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xiàn)明君。
時(shí)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xiàn)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