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勞勞亭

      勞勞亭

      [唐代]:李白

      勞勞亭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這送別的勞勞亭。

      春風(fēng)也會意離別的痛苦,不催這柳條兒發(fā)青。

      注釋

      勞勞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為古時送別之所。《景定建康志》:勞勞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別之所。吳置亭在勞勞山上,今顧家寨大路東即其所。《江南通志》:勞勞亭,在江寧府治西南。

      知:理解。

      遣:讓。

      勞勞亭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所作年代已難以確考,似為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李白漫游金陵時作。詹锳《李白詩文系年》:”為去朝以后所作,不知確在何年,姑系于此(指天寶八載)。“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39 .

      2、陳邦炎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358-359 .

      勞勞亭鑒賞

        此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詩人以極其洗練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單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楚辭·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但詩人既以亭為題,就超越一步、透過一層,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這樣直中見曲,越過了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越過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別之亭,立言就更高妙,運思就更超脫。而讀者自會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過,這首詩的得力之處卻非上面這兩句,而是它的后兩句。在上兩句詩里,詩人為了有力地展示主題、極言離別之苦,指出天下傷心之地是離亭,也就是說天下傷心之事莫過于離別,已經(jīng)把詩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沒有什么話好說,沒有進一步盤旋的余地了。如果后兩句只就上兩句平鋪直敘地加以引伸,全詩將纖弱無力,索然寡味。而詩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條未青之景,陡然轉(zhuǎn)過筆鋒,以“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樣兩句,別翻新意,另辟詩境。

        這一出人意表的神來之筆,出自詩人的豐富聯(lián)想。《文心雕龍·物色篇》說:“詩人感物,聯(lián)類不窮。”詩思往往是與聯(lián)想俱來的。詩人在構(gòu)思時,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聯(lián)類越廣,轉(zhuǎn)折和層次越多,詩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尋味。王之渙的《送別》詩“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也是從楊柳生意,構(gòu)思也很深曲;但就詩人的聯(lián)想而言,只不過因古時有楊柳送別習(xí)俗,就把送別與楊柳這兩件本來有聯(lián)系的事物聯(lián)系在了一起,而詩中雖然說到楊柳是“東風(fēng)樹”,卻沒有把送別一事與東風(fēng)相聯(lián)。李白的這兩句詩卻不僅因送別想到折柳,更因楊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風(fēng)吹拂,從而把離別與春風(fēng)這兩件本來毫不相干的事物聯(lián)在了一起。如果說王詩的聯(lián)想還是直接的,那么李詩的聯(lián)想則是間接的,其聯(lián)想之翼就飛得更遠了。

        應(yīng)當說,在古代詩歌中,從送別寫到折柳,在從折柳寫到春風(fēng)的詩,并非絕無僅有。楊巨源的《折楊柳》詩“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fēng)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寫得也具見巧思,但與李白這兩句相比,就顯得巧而不奇。李白的這兩句詩是把聯(lián)想和奇想結(jié)合為一的。詩人因送別時柳條未青、無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這是春風(fēng)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fā)青,而春風(fēng)之所以不讓柳條發(fā)青,是因為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從詩人的構(gòu)思說,這是聯(lián)想兼奇想;而如果從藝術(shù)手法來說,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春風(fēng)寫得有知有情,使它與相別之人同具惜別、傷別之心,從而化物為我,使它成了詩人的感情化身。

        與李白的這首詩異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隱的《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之一: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fēng)爭似惜長條。

        對照之下,兩詩都以離亭為題,都是從離別想到楊柳,從楊柳想到春風(fēng),也都把春風(fēng)寫得深知離別之苦,對人間的離別滿懷同情。但兩詩的出發(fā)點相同,而結(jié)論卻完全相反:李白設(shè)想春風(fēng)因不愿見到折柳送別的場面而不讓柳條發(fā)青;李商隱卻先說送別之人不忍折損楊柳的枝葉,再設(shè)想春風(fēng)為了讓人們在臨別之時從折柳相贈中表達一片情意,得到一點慰藉,而不惜柳條被人攀折。這說明,同一題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構(gòu)思、不同的寫法。詩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飛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無限廣闊的。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贈筠州司戶施文叔二絕句 其一

      宋代王庭圭

      高軒過我不停輪,風(fēng)袂飄如出嶺云。渭北江東無盡意,何時重得細論文。

      逍遙詠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禽言 其一

      明代張弼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

      得過且過。

      題喻彌陀接待院

      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

      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

      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游劉仙巖

      明代釋今辯

      步入仙宮鳥道平,門開碧落睹云迎。綠蘿高帳談偏劇,白石閒炊韻自清。

      壁滿篇章增岳色,江環(huán)巖壑隱灘聲。劉郎此日無尋處,鶴影松陰動客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亲子乱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观|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www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变态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熟女大屁股白浆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 一区二区3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91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