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鑒賞
原文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賞析
這首小詞從慨嘆人生短暫入筆,表現了詞人暮年對世情的一種“徹悟”。
回首平生,少年的歡情,壯年的襟抱早已成為遙遠的過去,飛逝的歲月在這位年邁的詞人心中留下的只有世態炎涼命途多舛的凄黯記憶。所以詞的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是飽含辛酸的筆觸。這兩句屬對工暢,集中地、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認識?!岸倘绱簤簟?、“薄似秋云”的比喻熨帖而自然。接下來,筆鋒一轉,把世事人情的種種變化與表現歸結為“命”(命運)的力量。“原來”二字,透露出一種無可如何的神情,又隱含幾分激憤。在強大的命運之神面前他感到無能為力,于是消極地放棄了抗爭:“不須計較苦勞心”,語氣間含有對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這兩句倒裝,不只是為了照顧押韻,也有把意思的重點落在下句的因素。情調由沉重到輕松,也反映了他從頓悟中得到解脫的心情。
似乎是從宿命的解釋中真的得到了解脫,詞人轉而及時行樂,沉迷于美酒鮮花之中。“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幸遇”、“況逢”等字帶來一種親切感“酒好”、“花新”則是愉悅之情的寫照?!叭?、“一朵”對舉,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上下文都是議論,使得這屬對工巧的兩句尤其顯得清新有趣。著墨不多,主人公那種得樂且樂的生活情態活脫脫地展現出來。結語兩句,雖以“片時歡笑且相親”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陰晴未定”,則又是天道無常,陷入更深的嘆息中了?!扒摇笔恰肮们摇薄ⅰ傲那摇钡囊馑肌!瓣幥缥炊ㄊ歉袊@世事的翻覆無定,或許還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與上片“萬事原來有命”呼應,又回到“命”上去了。作者的生活態度是強作達觀而實則頹唐。
詞人筆下是清雅雋朗的,是以流露出一種閑曠的風致。自然流轉,若不經意,全詞如駿馬注坡,一氣直下。通體使用散文化語句,也是比較特別的。
朱敦儒簡介
唐代·朱敦儒的簡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