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子瞻枯木》鑒賞
原文
折沖儒墨陣堂堂,書入顏楊鴻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賞析
詩的首句“折沖儒墨陣堂堂”說蘇軾用堂堂之陣來平息儒墨之爭,學術不偏激,能得其平。贊揚蘇軾的學識淵博,又以“折沖”的馳騁之意表現他洋溢的才氣。“書入顏楊鴻雁行”,這里不是說蘇軾的書法像顏真卿、楊凝式,而是說他和顏、楊兩人一樣是當時第一流的書法家。這句稱贊他的書法高妙,是從運筆使墨、技藝不凡而言,又已經暗含著“師心使氣”而寫形傳神的命意。第三句“胸中元自有丘壑”是全詩之眼。不僅是說蘇軾落筆之前胸中已有成像,更強調了綜合學識、才藝、經歷等諸多因素在其內心積蓄的豐富涵養。即唯有這樣的內涵,胸中才會有這樣的成像。“故作老木蟠風霜”,這歷盡“風霜”的“蟠曲”“老木”,岸然蒼勁,既是高明筆墨的表現,也是畫家胸襟的寫照。“胸中丘壑”原是東晉謝鯤形容自己的隱逸情趣,被詩人借來表現畫家的外觀與內力的融合。這幅枯木,是蘇軾胸中的郁結自然吐露的。跟凡庸之輩不同,所以落筆作畫,有“老木蟠風霜”之態。至于稱贊書法,當是畫上有題字的原故。最后兩句巧妙地把評畫和品人結合到了一起。熱情地贊揚了蘇軾的藝術造詣,高度評價了蘇軾的人格,兩者結合,自然而貼切。
這首詩前二句說蘇軾在學術上有集大成的特點,書法可與顏楊并駕并驅。后二句說正是這些深厚的藝術修養、人生體驗,使蘇軾畫出格高韻古的枯木圖,達到詩、書、畫三者相互圓融的藝術的化境。詩以議論開端,仍以議論承轉,通篇闡述畫理,到尾句才扣到枯木圖上。全詩構思特點是,不光寫“老木蟠風霜”,還寫出了蘇軾的為人,寫出了他的“折沖儒墨”,寫出了他的“胸中丘壑”,構思奇特。
黃庭堅簡介
唐代·黃庭堅的簡介
![黃庭堅](/d/file/p/e040365c1bbaa0a8a2aa844e6fd790a9.jpg)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