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至》翻譯及注釋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譯文:我棲身的這地方過于偏僻,很少有人來,我年老多病,需要攙扶難以多拜,請您擔待。
注釋:幽棲:獨居。經過:這里指來訪的人。人扶:由人攙扶。再:二次。此句表客氣尊重。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譯文:我老朽之人哪有名動天下的文章,你遠來看我,車馬停在江邊,讓我感謝又感慨。
注釋:文章:這里指詩歌,杜詩中習用。漫勞:勞駕您。江干:江邊,杜甫住處。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譯文:尊貴的你屈尊停留這破草房整日,讓我很不自在,只能用粗茶淡飯招待你,我這腐儒沒錢沒能耐。
注釋:竟日:全天。淹留:停留。佳客:尊貴的客人。百年:猶言終身,一生。粗糲:即糙米。這里是形容茶飯的粗劣。腐儒:迂腐寒酸的儒生,作者常用白指。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譯文:你要是真的不嫌這野外沒有好酒好菜,以后高興時還可以來看看我的小園里芍藥花開。
注釋:野外:郊外,指自己住處。供給:茶點酒菜。乘興:有興致。藥欄:藥圃欄桿。這里借指藥圃中的花藥。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