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詩》翻譯及注釋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譯文:秦王暴政亂綱紀,賢士紛紛遠躲避。
注釋:嬴氏:這里指秦始皇嬴政。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譯文:四皓隱居在商山,有人隱匿來此地。
注釋:黃綺:漢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黃公、綺里季的合稱。此指商山四皓。伊人:指桃源山中人。云:句中助詞,無義。逝:離去,即逃至山中。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譯文:往昔蹤跡消失盡,來此路途已荒廢。
注釋:往跡:人或車馬行進所留下的蹤跡。湮:埋沒。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譯文:相喚共同致農耕,天黑還家自休息。
注釋:相命:互相傳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從:相隨。所憩:休息的處所。
桑竹垂余蔭,菽稷隨時藝;
譯文:桑竹茂盛遮濃蔭,莊稼種植按節氣。
注釋:余蔭:又作“馀蔭”;指樹木枝葉廣大的庇蔭。菽:豆類。稷:谷類。藝:種植。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譯文:春蠶結繭取長絲,秋日豐收不納稅。
注釋:靡:沒有。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譯文: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雞犬互鳴吠。
注釋:曖:遮蔽。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譯文:祭祀仍遵古禮法,衣裳沒有新款式。
注釋: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衣裳:古時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譯文:。(班白一作:斑白)兒童歡跳縱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注釋:。(班白一作:斑白)童孺:兒童。班白:指須發花白。班,通“斑”。詣:玩耍。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譯文:草木花開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注釋:節和:節令和順。
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
譯文:雖無年歷記時日,四季推移自成歲。
注釋:紀歷:紀年、紀月、紀日的歷書。成歲:成為一年。
怡然有余樂,于何勞智慧?
譯文:歡快安逸樂無窮,哪還需要動知慧?
注釋:余樂:不盡之樂。于何:為什么,干什么。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譯文:奇蹤隱蔽五百歲,一朝開放神奇界。
注釋:五百:五百年。從秦始皇到晉太元中的五百多年。神界:神奇的界域。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譯文:浮薄淳樸不同源,轉眼深藏無處覓。
注釋: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風尚。薄:浮薄,指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旋:很快。幽蔽:深暗。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譯文:請問世間凡夫子,可知塵外此奇跡?
注釋: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塵囂:世間的紛擾、喧囂。
愿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譯文:我愿踏乘輕云去,高飛尋找我知己。
注釋:躡:踩。契: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陶淵明簡介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d/file/p/f21b875bcff3b55f2a9fe9197046d32c.jpg)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