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春游》翻譯及注釋
小桃枝下試羅裳,蝶粉斗遺香。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
譯文:有人在桃樹下試穿絲衣,蝴蝶在殘余的花間飛舞。芳草被華美的車子輾平,花枝上,花落已半。
注釋:羅裳:織錦的褲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裝。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斗:比試。遺香:指羅裳和少女身體散發出的清香。玉輪:華貴的游車。半面惱紅妝:即“惱半面紅妝”之倒裝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半面:指凋殘。紅妝:指花瓣。
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一雙舞燕,萬點飛花,滿地斜陽。
譯文:風變得薰暖,白天開始長起來,楊柳的枝條柔美細長。一雙燕子在風中飛舞,楊柳絮飄飄揚揚,地上鋪滿了落日的余暉。?
注釋:乍:開始。裊:細柔搖曳的形態。?
陳子龍簡介
唐代·陳子龍的簡介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云間詞派盟主,被后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 ? 陳子龍的詩(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