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塊玉·別情》翻譯及注釋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譯文:自從那天送你遠去,我心里總是對你難分難舍,一點相思情在心中縈繞不絕。記得送別時我斜倚著欄桿目送你遠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楊花,以免妨礙視線。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見了,只見彎彎曲曲的小溪向東流去,重重的山巒遮住了你遠行的道路,我才意識到心上的人,真的走遠了。
注釋:絕:斷。憑闌袖拂楊花雪:寫主人公靠著闌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飛絮,以免妨礙視線。楊花雪,語出蘇軾《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如雪花般飛舞的楊花。斜:此處指溪流拐彎。
關漢卿簡介
唐代·關漢卿的簡介
![關漢卿](/d/file/p/29f0ae8f0ff42daa88662974a023bf7d.jpg)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 ? 關漢卿的詩(9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