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孺知慶州》翻譯及注釋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譯文:你父親懂得治理國事有如懂用兵,邊塞上連草木都知道成名。
注釋:乃翁:你父親,指范仲淹。塞垣草木識威名:范仲淹曾仼陜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曾攻取橫山,恢復靈武,迫使西夏請和,不敢來犯。當時民謠稱:“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心膽戰。”
敵人開戶玩處女,掩耳不及驚雷霆。
譯文:他使敵人打開門戶以我為處女,又使敵人掩耳不及畏我如雷篷。
注釋:開戶:戰爭開始時表現安靜柔弱,象少女一樣,麻痹敵人,使使敵方不作戒備,像打開門戶一樣。玩:玩忽。掩耳不及驚雷霆:變用“迅雷不及掩耳”語,比喻軍事行動像雷突降,敵方來不及防備和抗拒。
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薶九京。
譯文:平生確有救國的大計,百分之一也不曾試行便葬身九京。
注釋:端:真的、實在。活國:救活國家。謂范仲淹有治好國家的能力。百不一試:百分才能沒有施展一分。薶:同“埋”。九京:九原,九泉之下。
阿兄兩持慶州節,十年騏驎地上行。
譯文:你哥哥兩次持著慶州節,十年中像騏驏地上行。
注釋:阿兄:指范純仁,熙寧七年(1074年)及元豐八年(1085年)兩度為慶州知州。節:符節,符節是用于軍事指揮的。騏驎:良馬,日行千里,常用以比喻有大志、有能力的人オ。
潭潭大度如臥虎,邊頭耕桑長兒女。
譯文:深沉大度好似臥虎,使邊民耕田種桑生兒育女。
注釋:潭潭:幽深之狀,喻深沉大度。耕桑:表示安居樂業。長:養育。
折沖千里雖有余,論道經邦政要渠。
譯文:運籌帷幄雖有馀裕,論大道治邦國正需要渠。
注釋:折沖:這里稱贊范純仁“運籌帷幄,決勝干里”。政:同“正”。要:須要,需要。渠:他。
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
譯文:你青春年少外任補官在父兄之處,自然是才力能應時勢所需。
注釋:應時須:適應時勢需要。
春風旍旗擁萬夫,幕下諸將思草枯。
譯文:春風吹動旌旗擁有萬夫,幕下將領們盼望塞外草枯。
注釋:思草枯:昐望著塞外草枯。涼秋九月,塞外草枯,便于進兵征討。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譯文:個人的智勇功名都不在你的眼里,你要用折斷的馬鞭捶打羌胡。
注釋:不入眼:不放在心上,指不追求個人功名。箠:鞭子。本用于打馬,這里卻說折鞭可以鞭打敵人,喻取勝甚易。笞:用鞭子打人,轉為打擊。羌胡: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這里代指與宋對峙的西北邊西夏政權。
黃庭堅簡介
唐代·黃庭堅的簡介
![黃庭堅](/d/file/p/e040365c1bbaa0a8a2aa844e6fd790a9.jpg)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 ? 黃庭堅的詩(208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