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風俗英語手抄報篇一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著燈籠.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游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春節時,家家戶戶的房子里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節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和“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當然,在春節里,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矩的.
過春節讓我了解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里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我要在歡樂的節日過后,在20xx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我的美好未來!
春節風俗英語手抄報篇二
每年春節都很多傳統的春節習俗,比如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給壓歲錢……而每年最難忘的春節習俗應該就是掃塵了,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這次,我和老爸“光榮”地領到了擦玻璃的任務。我們家住在4樓,我一站上窗臺,立刻嚇得渾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萬丈深淵”的景象。但是,事情總是要干的,我連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來擦“風險極大”的外面,而我,則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開始擦了,我先用沾過洗潔精的抹布擦窗戶的內側,但是,由于一年沒擦了,窗戶的邊邊角角已經積了一層灰塵,我先用手指尖套著抹布,從窗戶的四周邊緣用力地摳了一圈,緊接著,我把那塊布洗干凈,再沾上一點洗潔精,開始對窗戶“發起進攻”。
我用那塊濕布輕輕地擦著窗戶,等到窗子上有了一點洗潔精痕跡時,我拿來一塊干凈的干布,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地擦拭著窗戶上的污點,但是,一塊又一塊的污點向我“俯首稱臣”了,唯獨這幾塊污垢還是在窗戶上,做起了“山大王”,仿佛在對我說:“哼!就你這個小孩,還想來拿下我,沒門!”我不服氣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是,這么幾塊頑固的污點就是不下來,我急壞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不要這么費力,這時,爸爸窗戶上抹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指甲輕輕一刮,那些頑固的污垢個個“舉手投降”了。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戶又干凈得類似新的一樣。這時,媽媽在屋子里的衛生也打掃完了,舊的也“辭”完了。望著煥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明年,我們每個人的運勢都寫著“勝利”。
春節習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重要性的標志,讓我們的春節過得更加有趣,讓我們一起傳承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
春節風俗英語手抄報篇三
在中國那么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的名字洋溢著幸福的味道,總能令人聯想到美好的事物。它象征著新年的伊始,同時也代表去年所有的悲歡離合都已謝幕,化作記憶留在生命的史冊上。
盡管是寒冷的冬日,可是春節的出現仿如一輪暖日,高掛在空中,融化了街道兩旁的積雪。路人們的腳步踩著 輕快的節拍,飛揚的嘴角寫滿了無法控制的喜悅心情。
過年了!過年了!
爺爺奶奶從老家趕回來,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樂得我合不攏嘴。爸爸媽媽商討著需要購置的年貨,列了一張長長的單子。喜愛干凈的外婆指揮無所事事我和舅舅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掃一遍,然后摸了摸亮得能映出人影的窗戶,點了點頭,欣慰地說:“這樣才好,除去了去年的污垢,干干凈凈地迎來新年。”
春節的味道是多元的香。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到頭來終于可以休息休息,例外的是那些勤勞的主婦們。媽媽把從超市買來的花生倒入鍋內,熟練地翻炒它們,出鍋后再撒鹽入盤。夾上一顆,脆脆的外皮裹著乳白的果仁,香濃四溢。她還想炸魚,可是對生熟情況掌握不到位,只好請來奶奶作指導。奶奶笑瞇瞇地接過鏟子,演示起來。奶奶站在一旁認真虛心地接受奶奶的言傳身教。客廳里放著大小不一的果盤,里面堆著小山一般的果干和水果。我滿足地吸吸鼻子。走在陽臺上看下面,幾個小孩子在玩小煙花,火光流離之間燃出快樂的花朵。一陣輕煙消失在空氣中,我在二樓聞到了那種專屬煙花的清香,心情在閑情逸致中得到了放松,我開心地笑了。
那樣溫暖的情緒還殘留在我心間。然而,曾幾何時,這份濃郁的春節味道淡了些許。
近年來,西方的節日傳到中國。年輕人一到萬圣節、圣誕節或者情人節,激動的勁頭不亞于中了頭彩。而對于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提不起多少興趣“噢,又過年了?”而后湊和著和家人吃一頓年夜飯,再繼續他們直線一樣的.生活。
其實呢,他們總有一天會發現,那些“洋節日”就是圖個新鮮,戴上面具跳一場假面舞會。真正經久不息的還是我們的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那種溫馨和幸福是經過歲月的沉淀釀成的蜜,能夠甜到你的心里。
春節風俗英語手抄報篇四
新疆本是維吾爾同志們的天地,但許多為生活拼搏的漢族年輕人們從五湖四海來到新疆,與維吾爾同志和諧相處。為生活打拼的同時,漢族青年們在忙也忘不了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新年。
新年本是應該各自回老家與父母親人團圓,可一些因為繁多原因而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漢族人們,就在新疆過起了新年。
雖說不是在家鄉過新年,可這里的年味可一點也不比在家鄉淡。
瞧,這離新年還有一個月左右呢,這大街上竟都是火紅火紅的一片。不用說了,肯定是小販們在大街上擺的小攤。中國結、紅燈籠、門神、紅燭、各種各樣的對聯,都是火紅色的,把整條街打扮的喜氣洋洋。遠遠望去,就像一條火紅色的長龍,威嚴的臥在這條大街上,默默的接受著人們的祝福。
這時候各大商場統統被堵死,大人們帶著小孩去商場買年貨,裝飾用的、吃的、喝的、玩的、看的,都要買齊了。
新年前半個月,在家里就隱隱能聽見外面有少數人放的鞭炮聲了。大街上看不見太多人,許多店鋪也已經關門,準備回家過年。
新年前兩天,外面的鞭炮聲比前幾天頻繁多了。大街小巷的上空都懸掛著盞盞紅燈籠,有大有小,馬路路燈上也不例外的懸掛上了一串串燈籠。一些小區上方還掛著賀新春的紅彩帶。
還有一些性子急的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等到新年那天了,他們拿著父母買給自己的新春禮物去外面玩了。
大家好不容易挨到了新年這天,人們天未亮就開始熱鬧,貼對聯、放鞭炮、親朋好友串門拜年送禮,忙乎著。孩子們大早上起床梳洗完,有的窩在家里玩,有的跟父母一起串門拜年,有的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
聽,外面是什么聲音?
哦,有是鞭炮聲。這一天呀,鞭炮聲幾乎就沒有停下來過。
忙碌又快樂的度過了白天,這天一黑,鞭炮聲夾雜著煙花聲,一家子都圍在電視邊,看《新年聯歡晚會》,一家子笑一起笑,感動就一起感動,樂此不疲。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伴著歡樂與感動,人們送走了舊的一年,舊的一天;美好的一年再次起航。
春節風俗英語手抄報篇五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家鄉的春節挺有特色的。雖說與別處無多大差異,可特點,卻更突出。
除夕前一天
在這個時候,外婆總是早早地起床,拿起抹布干了起來。許久未擦的家具早已積了一層厚的灰,卻在外婆的巧手下重獲新生。待大家都起床后,外婆就將床單,被單洗凈,并放在陽光下晾曬。實在無聊的我率先找到了活兒——拿出幾張紅紙,毛筆在墨水中一蘸,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一揮而就,一副對聯就寫好了。將它貼在大門上,鄰居紛紛夸我有才。媽媽將剪好的窗花貼在玻璃上,心滿意足地點點頭。爸爸和爺爺也不甘示弱,一個拿拖把,一個拿掃帚,加入了凈化地板的行列。
除夕
一大早,大家驅車趕往老家,在那兒要待一天。還沒到目的地呢。周邊的村莊就已顯現出濃濃的年味兒。
晚上,大家坐在大桌上吃團圓飯,飯菜特別豐盛,且色、香、味俱全。
首先是小輩向長輩祝福,接著長輩再晚輩陳述他們的期望。總算等到爺爺開始吃這一命令,早已按捺不住的我操起筷子便大吃特吃起來。
團圓飯過后,是必不可少的項目——看春晚。
小品,相聲讓我捧腹大笑,歌曲舞蹈賞心悅目。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上下眼皮開始打架。好不容易熬過十二點,早已困倦的我倒頭便睡,也算是圓滿地迎來新年了吧。
大年初一
新年的陽光冉冉升起,耳邊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好奇的我穿上新衣,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
原來,這是咱們這兒傳統的春節風俗——打年糕。新奇,腦中只蹦出了這個詞。于是,我也躍躍欲試地打起了年糕。
首先,將糯米磨成糯米粉,并按一定比例加入水。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則會影響口感。其次,等糯米粉吸收了水分,過篩。接著把過好篩的糯米粉放入蒸籠蒸熟,并放入石臼。終于打年糕啦,可我空有一身好力氣,卻無技巧,總是打在石臼上,后來,積累了經驗,才步入正軌。打到軟硬適宜后,出臼,做年糕。將一長條年糕切條,吃個年糕頭,預示新年節節高!自己打的雖沒機器精致,可畢竟是自己打的,吃起來喜滋的!
不知不覺中,春節已悄悄溜走,在歡聲笑語中完美收場。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都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春節風俗英語手抄報篇六
第一個步驟是:除塵,過新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開始打掃屋子里里外外,古代詩人王安石的詩句中有這樣一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這句詩句是說:寄托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第二個步驟是:貼對聯,跟除塵差不多,也是在過新年之前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貼對聯、貼門神、貼福字,說到here貼福字我疑惑不解,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爺爺走過問我怎么了,我說:“爺爺,福字為什么要到這貼呢?”因為把福字倒這貼說明了福氣到了,爺爺說。哦,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個步驟是:擺供桌,供桌上面美食、香煙等是為了接神,供神的,到了年終歲時對神佛的感謝和酬勞。其實,這些我也不知曉是聽我爺爺說的,據說擺供桌和上墳是一樣的,如果擺供桌了就不用上墳。
第四個步驟是:備年貨,就是說在過新年的前幾天要準備過新年的東西,過新年的東西一般就是買些吃的、穿的、用的這些,這些東西是必備的必需品缺一不可,尤其是年菜喲。買這些東西一般都是婦女們該做的事情。
第五個步驟是:放鞭炮,這也是家家戶戶都要有的。尤其是小孩子們放鞭炮,晚上就是放煙花,這是代表新的一年到來之時。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迎著新春的到來。那樣的場面充滿了喜慶和熱鬧,也代表慶賀。
第六個步驟是:穿新衣、吃年飯、拿紅包。大年三十一早起床,都要穿上干干凈凈的新衣服,也就是表示辭舊迎新的意思,喜喜慶慶的過節。家家戶戶都圍在餐桌是吃年飯,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吃完飯后,家里的長輩會給晚輩紅包,也就是壓歲錢的意思。
第七個步驟是:守歲,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聯歡晚會或者出去耍。一直到午夜才睡覺。因為到午夜的時候才叫真正的新一年來到了。
過新年真是好呀!大街上人聲鼎沸熱鬧極了。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提,小販們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過新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春節風俗英語手抄報篇七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這一年中的春節中國的人民們都在歡歡喜喜的度過!雖然每個家鄉過得方式不同,但歡樂卻在他們心中蕩漾!
按照我們這個四川老家的話,家家戶戶都會買來許多吃的、喝的、用的。學校還會讓小朋友們放假,讓小朋友在一起歡樂的玩耍,大人們也忙來忙去的,真是一個繁榮的節日!
一轉眼,我們家鄉春節除夕夜也到了。
當天晚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公、舅婆、舅舅、舅媽都來到了我家,還有許多鄰居家的小孩也來我家玩,我家都快成了一個繁華的市場了!首先來我家的親戚,以及鄰居家的小孩都在我家等著吃父親母親燒的一桌好菜。大人呢在閑談;小孩們在打電腦。
不一會兒,菜燒好了。我們來到餐桌前,開始吃了。呀,菜太豐富了。有紅燒牛肉、番茄壽司、蟹柳面、炒年糕、麻辣豆腐湯,和炒魷魚……。我嘗了一口紅燒牛肉,真好吃,太棒了!這時我覺得有點口渴,就用勺子舀了一口湯,不好了,我的喉嚨要遭殃了,太辣了!我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全桌的人都哈哈大笑,說:“這是麻辣味的湯。”我恍然大悟。接著父親就對我說:“年糕年糕,年年高。兒子你吃一口年糕吧。”話音未落,只見父親夾了一塊年糕給我吃。這是,奶奶就對父親說:“兒子,你家一口魚吃吧!祝你年年有余!”我又只見父親夾了一口魚吃。
吃完團圓飯我們看了一下鬧鐘,已經8:00了春節聯歡晚會要開始了。全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邊談談家常,邊觀看精彩的節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好一派其樂融融的家族
孩子們都在為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祈禱,希望祈禱的人能長命百歲!
親戚們在我家待了一會兒,我就得到了許多壓歲錢,我得到的錢卻來越多,一下子就得到了1000元。母親叫我不要說壓歲錢,但親戚們卻硬要給我,我也裝了一副不要的模樣,但我心里卻想要。等母親阻止不了親戚給我壓歲錢時,我卻拿著錢笑瞇瞇的走到了臥室。
大年初一天剛亮,連續不斷的鞭炮聲一響發出“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了,把我從睡夢中喚醒。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裝!大家都子享受新年的沐浴!新年里,紅包是紅的,鞭炮是紅的,燈籠是紅的,對聯也是紅的。這真是一個紅色的兔年,希望大家的生活也能過的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