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愨簡介
蕭愨,(約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蘭陵人。生卒年不詳,約北齊武成帝太寧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詩詠。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齊。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為太子洗馬。陳后主時,為齊州錄事參軍,待詔文林館。卒于隋。愨曾于秋夜賦詩,其兩句云:“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頗為知音所賞。有集九卷,(《隋書志》及《兩唐書志》)行于世。 ...〔? 蕭愨的詩文(18篇)〕人物生平
蕭愨(què),北齊詩人。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出生王室,始興王蕭憺孫,梁朝宗室上黃侯蕭曄之子。梁末入北齊,曾任太子洗馬等職,歷周入隋,官至記室參軍。
所以邢劭在《蕭仁祖集序》中稱:“蕭仁祖之文,可謂雕章間出。”他的詩最受由南入北的顏之推、荀仲舉等人稱賞,而出身北方的盧思道則持有異議。邢劭在《蕭仁祖集序》中還說:“自漢逮晉,情賞猶自不諧;江北江南,意制本應相詭”,似意在說明南北詩風不應強求一致,對盧思道的指責有所批評。
邢劭雖是北人,但愛慕沈約,所以對南朝詩頗為欣賞,自然對學習南朝的蕭愨評價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