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庭晚望
春庭晚望。南北朝。蕭愨。 春庭聊縱望,樓臺自相隱。窗梅落晚花,池竹開初荀。泉鳴知水急,云來覺山近。不愁花不飛,到畏花飛盡。
[南北朝]:蕭愨
春庭聊縱望,樓臺自相隱。
窗梅落晚花,池竹開初荀。
泉鳴知水急,云來覺山近。
不愁花不飛,到畏花飛盡。
春庭聊縱望,樓臺自相隱。
窗梅落晚花,池竹開初荀。
泉鳴知水急,雲來覺山近。
不愁花不飛,到畏花飛盡。
這是一首寫景詩,但詩中又通過晚望折射出主人公一定的心境。
一個聊字點出了詩人初登樓臺百無聊賴的精神狀態,接著是縱望所見的景物:“窗梅落晚花,池竹開初筍。
“窗外落梅,池邊春筍。”正是冬盡春來的象征。面對這春天滋育出來的新鮮生命,詩人怎能不心蕩神駘!這時,詩人耳邊又響起泉水潺潺的聲音,頓時聯想到它飛濺時的洶涌,又不禁領受到高山在旁的飄渺之感,整個精神世界為之一振。
于是引發出一聲感嘆:花開花落周而復始,本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因而并不愁;但到“花飛盡”的時節,不僅意味著萬木凋零,而且具有一去不復返的意思。
這樣,詩人的“畏”也就不僅僅是惜春傷時,而且帶有對有限人生的深沉感傷。此詩在處理內在心理節奏上很有特色,堪稱佳作。
唐代·蕭愨的簡介
蕭愨,(約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蘭陵人。生卒年不詳,約北齊武成帝太寧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詩詠。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齊。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為太子洗馬。陳后主時,為齊州錄事參軍,待詔文林館。卒于隋。愨曾于秋夜賦詩,其兩句云:“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頗為知音所賞。有集九卷,(《隋書志》及《兩唐書志》)行于世。
...〔
? 蕭愨的詩(18篇) 〕
宋代:
范仲淹
要路拋來自寡憂,高懷卷去白云收。
玉緣秘實須藏密,蘭為奇香卻在幽。
要路拋來自寡憂,高懷卷去白雲收。
玉緣秘實須藏密,蘭為奇香卻在幽。
:
程濱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余。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柜書。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餘。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櫃書。
明代:
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清代:
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明代:
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