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頌
無心頌。宋代。張伯端。 堪笑我心,如頑如鄙。兀兀騰騰,任物安委。不解修行,亦不造罪。不曾利人,亦不私己。不持戒律,不徇忌諱。不知禮樂,不行仁義。人間所能,百無一會。饑來吃飯,渴來飲水。困則打睡,覺則行履。熱則單衣,寒則蓋被。無思無量,何憂何喜。不悔不謀,無念無意。凡生榮辱,逆旅而已。林木棲鳥,亦可為比。來且不禁,去亦不止。不避不來,無贊無毀。不厭丑惡,不羨善美。不趣靜室,不遠鬧市。不說人非,不夸己是。不厚尊崇,不薄賤稚。親愛冤仇,大小內外。哀樂得喪,欽侮險易。心無兩睹,坦然一揆。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后應,迫而后起。不畏鋒刀,焉怕虎兕。隨物稱呼,豈拘名字。眼不就色,聲不來耳。凡所有相,皆屬妄偽。男女形聲,悉非定體。體相無心,不染不礙。自在逍遙,物莫能累。妙覺光圓,映徹表里。包裹六極,無有遐邇。光兮非光,如月在水。取舍既難,復何比擬。了茲妙用,迥然超彼。或問所宗,此而已矣。
堪笑我心,如頑如鄙。
兀兀騰騰,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亦不造罪。
不曾利人,亦不私己。
不持戒律,不徇忌諱。
不知禮樂,不行仁義。
人間所能,百無一會。
饑來吃飯,渴來飲水。
困則打睡,覺則行履。
熱則單衣,寒則蓋被。
無思無量,何憂何喜。
不悔不謀,無念無意。
凡生榮辱,逆旅而已。
林木棲鳥,亦可為比。
來且不禁,去亦不止。
不避不來,無贊無毀。
不厭丑惡,不羨善美。
不趣靜室,不遠鬧市。
不說人非,不夸己是。
不厚尊崇,不薄賤稚。
親愛冤仇,大小內外。
哀樂得喪,欽侮險易。
心無兩睹,坦然一揆。
不為福先,不為禍始。
感而后應,迫而后起。
不畏鋒刀,焉怕虎兕。
隨物稱呼,豈拘名字。
眼不就色,聲不來耳。
凡所有相,皆屬妄偽。
男女形聲,悉非定體。
體相無心,不染不礙。
自在逍遙,物莫能累。
妙覺光圓,映徹表里。
包裹六極,無有遐邇。
光兮非光,如月在水。
取舍既難,復何比擬。
了茲妙用,迥然超彼。
或問所宗,此而已矣。
張伯端簡介
唐代·張伯端的簡介
![張伯端](/d/file/p/7422a6267c1fea37138e8386e655ac27.jpg)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 ? 張伯端的詩(9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