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以抱怨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德:恩德;怨:仇怨,怨恨。以恩德回報仇怨。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劉繇傳》:“知敦以厲薄,德以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忘之猜,保六尺之托,誠深恩重分,美名厚實也。”
基礎信息
拼音dé yǐ bào yuàn
注音ㄉㄜˊ 一ˇ ㄅㄠˋ ㄩㄢˋ
繁體惪以抱怨
感情德以抱怨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品德高的人。
近義詞以德報怨
英語render good for evi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新仇舊恨(意思解釋)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安于現狀(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釋)
-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打情賣笑(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德以抱怨的意思解釋、德以抱怨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
用心竭力 | 用盡心計和力量。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視死如歸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