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虎的成語

      有關虎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虎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初生之犢不畏虎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
      紙老虎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生龍活虎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龍騰虎躍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唬別人。”
      春冰虎尾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龍爭虎斗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后,枉以后龍爭虎斗,都是俺鸞交鳳友。”
      風虎云龍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詞:“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袛在笑談中。”
      羊質虎皮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西漢 揚雄《法言 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狼吞虎咽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為虎作倀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孫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黨發生,為虎作倀,其反對革命,反對共和。”
      虎頭蛇尾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面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開柙出虎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照貓畫虎比喻照著樣子模仿。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1回:“這大相公聰明得很,他是照貓畫虎,一見即會套的人。”
      騎虎難下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事情進行到中途;迫于形勢;不能停下來只好干到底;進退兩難。《明史 袁化中傳》:“懼死之念深,將鋌而走險,騎虎難下。”
      畫虎不成反類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如君懋《隋書》,雖欲祖述商周,憲章虞夏,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坐山觀虎斗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為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度;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從中取利。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將門虎子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三月夫《吳三貴·異象少年》:“將門虎子!這孩子面相極佳,將來說不定會是國之棟梁啊!”
      餓虎撲食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沖去。明 吳承恩《西游記》:“雙手使降妖杖丟一個丹鳳朝陽餓虎撲食。”
      伏虎降龍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學師父伏虎降龍,跨鸞乘鳳。”
      兩虎相斗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狐假虎威假:假借;憑借。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放虎歸山歸: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敵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縱虎歸山”。晉 司馬彪《零陵先賢傳》:“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聽。”
      初生牛犢不怕虎牛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輕人勇敢膽大;無所畏懼;敢作敢為。也作“初生牛犢不懼虎”、“初生牛犢不畏虎”。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犢不懼虎。’”
      拒虎進狼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明 張煌言《復郎廷佐書》:“乃拒虎進狼,既收漁人之利于河北。”
      藏龍臥虎龍、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隱藏著的龍;睡臥著的虎。比喻潛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或英雄。北周 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魚魯帝虎謂將魚誤寫作魯,帝誤寫作虎。泛指文字錯訛。清·金桌《〈南海百詠〉跋》:“余家向有鈔本,承訛踵謬,不無魚魯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訂正之。”
      虎狼之勢形容極兇猛的聲勢。《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九牛二虎之力九頭牛和兩只老虎的力氣。比喻非常大的力氣。元 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點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鳳嘆虎視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足下鷹揚其體,鳳嘆虎視,謂蕭曹不足儔,衛霍不足侔也。”李善注:“鳳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嘆猶歌也。取美壯之意。”
      虎視眈眈眈眈:注視的樣子。像老虎一樣兇狠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良;伺機攫取。《周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虎口奪食從老虎嘴里搶奪食物。比喻十分危險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為。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只要國內出產,全國人民不吃,虎口奪食也要給你弄來。”
      饑鷹餓虎比喻兇殘貪婪。《魏書·宗室暉傳》:“侍中盧昶,亦蒙恩眄,故時人號曰:‘餓虎將軍,饑鷹侍中。’”
      如虎添翼如同老虎長了翅膀。比喻強大的更加強大了。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沒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個女兒教道,教得個女兒如虎添翼一般,那里聽薛夫人的解勸。”
      虎斗龍爭比喻群雄互相爭斗。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紂起刀兵,謾說吳越相吞并,也不似這一場虎斗龍爭。”
      勢成騎虎情勢像騎在老虎背上一樣;很難下來。比喻已在進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勢;欲罷不能。清 吳璿《飛龍全傳》:“心里其實害怕;無奈勢成騎虎,只得勉強要去廝殺。”
      母老虎雌性虎。借指潑婦或刁婦。老舍《柳屯的》:“我曾經作過一個噩夢,夢見一個母老虎,臉上擦著鉛粉。”
      調虎離山設計讓老虎離開原來的山頭。比喻用計謀引誘對方離開原來有利的地勢。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3回:“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
      龍潭虎穴潭:深水坑;穴:動物的窩。龍潛居的深潭;虎藏身的穴窩。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0回:“有分教,盧浚義撇卻錦簇珠圍,來試龍潭虎穴。”
      馬馬虎虎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茅盾《子夜》十二:“單辦那八個廠,四十多萬也就馬馬虎虎混得過。”
      虎頭虎腦形容長得壯健憨厚的樣子。老舍《趙子曰》:“是個年壯力足虎頭虎腦的英雄。”
      虎不食兒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
      熊虎之將熊虎:猛獸。比喻勇猛善戰的將領。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三人成市虎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重復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一星能撓椎。”
      虎豹狼蟲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野獸。比喻兇殘害人的壞人。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嚇得磕頭禮拜。”
      以肉喂虎比喻白白地送死。漢 荀悅《漢紀 高祖紀一》:“今赴秦軍,如以肉喂虎,當何益也!”
      畫虎類犬畫虎畫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宮鄰金虎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貪婪如金之堅,兇惡如虎之猛。漢 應劭《漢官儀》:“不制之臣,相與比周,比周者宮鄰金虎。宮鄰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進,與君為鄰。”
      盤龍臥虎盤;盤旋;屈曲。盤屈的龍;臥居的虎。常比喻隱藏的人才。
      鷹揚虎噬如鷹飛揚,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揚威,窮兇極惡。明·陶宗儀《輟耕錄·闌駕上書》:“散散、王士宏等,不體圣天子撫綏元元之意,鷹揚虎噬,雷厲風飛。”
      放虎自衛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利用壞人而自招災禍。晉 常璩《華陽國志 公孫述劉二牧志》:“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
      虎體原斑虎體:像老虎勇猛的身體;斑:雜色花紋或斑點。比喻朝廷大官。元·無名氏《雁門關》第二折:“花根本艷,虎體原斑。”
      狼貪虎視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清·洪昇《長生殿·陷關》:“狼貪虎視威風大,鎮漁陽兵雄將多。待長驅直把淆函破,奏凱日齊聲唱歌。”
      狼飡虎咽見“狼餐虎咽”。
      馮河暴虎猶言暴虎馮河。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抱頭鼠竄者膽裂之不暇,馮河暴虎者虛驕而無實。”
      惡虎不食子即使兇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食子。’”
      鯨吞虎據鯨吞:像鯨一樣吞食;據:盤踞。像鯨魚和老虎一樣窮兇極惡地吞食與占據獵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財物。《舊唐書·蕭銑等傳論》:“自隋朝維絕,宇縣瓜分,小則鼠竊狗偷,大則鯨吞虎據。”
      猛虎添翼比喻強大者又添了某種有利條件。《人民日報》1964.1.26:“一旦掌握了文化、科學技術的武器,就像猛虎添翼一般。”
      虎符龍節虎符:古代銅制虎形兵符;龍節:古代邦國使臣用的金制龍形憑證。比喻重要的憑證唐·盧綸《送從叔牧永州》詩:“虎符龍節昭歧路,何苦愁為江海人。”
      養虎自貽災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同“養虎自遺患”。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AV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伦精品一区三区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五十路熟女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1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