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利忘義
見利忘義 (拾錢不識街坊 ) 是一個漢語成語,歇后語是拾錢不識街坊,見利忘義是貶義詞。。。。

拼音語讀音
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
怎么讀
注音ㄐ一ㄢˋ ㄌ一ˋ ㄨㄤˋ 一ˋˊ
繁體見利忘義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樊酈滕灌靳周傳》:“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例子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
正音“見”,不能讀作“xiàn”。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利”,不能寫作“力”;“忘”,不能寫作“妄”。
辨析見利忘義和“利令智昏”;都含有“為私利而做壞事”的意思。有時可通用。不同在于:①見利忘義的“利”;一般指錢財或其他物質上的好處;“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圍廣。②見利忘義有“忘義”;忘記正義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頭腦糊涂的意思。
歇后語拾錢不識街坊
謎語見錢不認朋友
近義詞唯利是圖、見錢眼開
反義詞見義勇為、舍生取義、見利思義
英語forget friendship for profit
※ 成語見利忘義的歇后語成語大全提供查詢。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經文緯武 | 治理國家的本領,文的武的都具備。 |
明若觀火 | 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難言之隱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鳥長大后,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
敬業樂群 | 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
放牛歸馬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紫陌紅塵 |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挖空心思 |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