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無愧的成語故事
拼音mén xīn wú kuì
基本解釋捫:摸;愧:慚愧。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出處唐 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不忍曲作鉤,乍能折為玉。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
暫未找到成語捫心無愧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捫心無愧)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卵與石斗 | 漢 焦贛《易林 艮之損》:“卵與石斗,麋碎無疑。” |
居功自滿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搖旗這樣的人,平時居功自滿,遇到艱難的時候又不肯同心協力,常發怨言。” |
輪扁斫輪 |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 |
默不做聲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劉峰默不做聲,順著梯子下了幾階,又回身關好柜底板。”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有權有勢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從來有權有勢的,多不得善終,都是如此。”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