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體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知:知道;大體: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從全局出發。
出處《舊唐書·田弘正傳》:“時度支使崔倰不知大體,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報。”
例子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2回:“今若遽爾回他,只道是我們薄情,不知大體的了。”
基礎信息
拼音bù zhī dà tǐ
注音ㄅㄨˋ ㄓ ㄉㄚˋ ㄊ一ˇ
繁體不知大軆
感情不知大體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眼光短淺。
近義詞不識大體
英語fail to see the larger issu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使心用腹(意思解釋)
- 天經地義(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釋)
- 存而不議(意思解釋)
- 夜深人靜(意思解釋)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拋磚引玉(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畫地為牢,議不入(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不知大體的意思解釋、不知大體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十萬火急 |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
撥云見日 |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