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規循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蹈矩循規”。
出處明·徐霖《繡襦記·偽儒樂聘》:“空窮讀數行書,蹈規循矩沒是非。”
基礎信息
拼音dǎo guī xún jǔ
注音ㄉㄠˇ ㄍㄨㄟ ㄒㄨㄣˊ ㄐㄨˇ
繁體蹈規循榘
感情蹈規循矩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循規蹈矩、蹈矩循規、循規矩蹈
英語be on the straight and narrow(keep straigh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奔走相告(意思解釋)
- 身無分文(意思解釋)
- 星霜屢移(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一視同仁(意思解釋)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打情賣笑(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蹈規循矩的意思解釋、蹈規循矩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書通二酉 |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 |
一無所有 | 什么都沒有(一:一概;完全)。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不三不四 |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無微不至 | 微:細微;至: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阿嬌金屋 | 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館陶公主又稱“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 |
對牛彈琴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來因去果 |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