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去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攀登到高處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
出處《孫子 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例子蓋如登高去梯,與之生死,投醪均味,忘其饑渴。唐 李翰《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序》
基礎信息
拼音dēng gāo qù tī
注音ㄉㄥ ㄍㄠ ㄑㄨˋ ㄊ一
感情登高去梯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境遇。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定時炸彈(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戶限為穿(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棟梁之材(意思解釋)
- 秣馬厲兵(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美人遲暮(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綠林強盜(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登高去梯的意思解釋、登高去梯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自暴自棄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棄自己。形容不知自愛;甘于落后。暴;糟蹋;棄:鄙棄。 |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節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善自為謀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