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武揚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振奮勇氣,施展威風。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姜維]奮武揚威,殺入魏軍之中,左沖右突,魏兵大亂。”
例子分付大小三軍,一齊奮武揚威,殺上前去。清·李漁《慎鸞交·窮追》
基礎信息
拼音fèn wǔ yáng wēi
注音ㄈㄣˋ ㄨˇ 一ㄤˊ ㄨㄟ
繁體奮武揚威
感情奮武揚威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精神。
英語make a show of one's strength(be on one's high hors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皆大歡喜(意思解釋)
- 從俗就簡(意思解釋)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釋)
- 男女授受不親(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奮武揚威的意思解釋、奮武揚威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齒牙為禍 | 齒牙:比喻讒言。指讒言撥弄,造成災禍。 |
勤儉節約 |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居重馭輕 |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