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殺不論
![格殺不論](/d/file/titlepic/chengyu28769.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格:打;格殺:打死;不論:不論罪。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
出處《后漢書·劉盆子傳》:“皆可格殺。”
例子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王履謙便下令包圍活捉,格殺不論。”
基礎信息
拼音gé shā bù lùn
注音ㄍㄜˊ ㄕㄚ ㄅㄨˋ ㄌㄨㄣˋ
繁體格殺不論
感情格殺不論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指可將拒捕的人當場打死。
近義詞格殺勿論、格殺弗論、格殺無論
英語be shot dow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死灰復燃(意思解釋)
- 離世遁上(意思解釋)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意思解釋)
- 致遠恐泥(意思解釋)
- 落葉歸根(意思解釋)
- 一時一刻(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十全大補(意思解釋)
- 目不忍見(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舉直錯枉(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格殺不論的意思解釋、格殺不論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聲東擊西 | 迷惑敵人的一種戰術;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實際進攻西邊。聲:聲張;擊:打擊。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邇安遠至 | 邇:近處。指近處的人安樂,遠處的人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唯物主義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