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轍之鮒的成語故事

拼音hé zhé zhī fù
基本解釋涸:水竭;干涸;轍:車輪的跡;鮒:鯽魚。指干涸車轍里的魚。比喻處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出處戰(zhàn)國 宋 莊周《莊子 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涸轍之鮒的典故
莊子因為過分專注于著書,不太注重生產(chǎn),所以家里很窮,經(jīng)常因為沒錢買糧而忍饑挨餓。有一天,莊子家又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無奈之下,他只好硬著頭皮到監(jiān)理河道的監(jiān)河侯家去借糧。監(jiān)河侯本是一個很小氣的人,但看見這么清高的莊子登門求助,便爽快地答應借糧,同時說道:“借你糧食當然可以,不過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稅之后才能借給你,你覺得可以嗎?”莊子見監(jiān)河侯不愿馬上借糧,十分生氣,他惱怒地對監(jiān)河侯說:“我昨天從家里走了很遠的路到你這里來,走在半路上,突然聽到喊救命的聲音。我當即朝發(fā)出聲音的地方走去,一看,原來是躺在干枯的車溝里的一條小魚在呼救。”莊子嘆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我當時連忙上前去問道:‘小魚啊,你為什么來到這里?’小魚回答說:‘我原本住在東海,今天不幸落在這車溝里,快要干死了,請你給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救我的命吧!’”
監(jiān)河侯聽了莊子的話后,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小魚。莊子冷冷地說道:“我當時說:‘好吧,等我到了南方,去勸說吳、越兩國國王,把西江里的水引來救濟你,讓你隨江水愉快地游回東海去,你看怎么樣?’”
監(jiān)河侯一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便說:“那怎么行呢?”
“是啊,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氣憤地說:‘我失去了依賴的水,沒法活下去。我現(xiàn)在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了。如果等你引來西江水,我早就死在這里了。那時候,你只能到賣魚干的店鋪里去找我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涸轍之鮒)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jīng)史子集 | 《新唐書·藝文志》:“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 |
用心竭力 |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則要你用心竭力也。”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
肝膽過人 |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性急口快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
行不顧言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雞胸龜背 | 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今人謂匈(胸)腹間大者為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胸龜背’之語。” |
以毒攻毒 | 宋 羅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積,巴菽殂葛猶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沖鋒陷陣 | 《北齊書 崔暹傳》:“沖鋒陷陣,大有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