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進飯的成語故事
![漂母進飯](/d/file/titlepic/chengyu12085.png)
拼音piāo mǔ jìn fàn
基本解釋漂母:在水邊漂洗衣服的老婦。指施恩而不望報答。
出處唐·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魯姑棄子,以卻三軍之眾;漂母進飯,沒受千金之恩。”
漂母進飯的典故
秦朝末年,淮陰孤兒韓信靠在淮水邊釣魚為生,經常是釣不到魚而要餓肚子,一個漂洗絲絮的老大娘見他可憐,經常把自己的飯分一半給他吃。韓信后來成為淮陰侯,特地找到當年的漂絮大娘,送給她一千金酬謝,可是她卻不收他的禮物。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漂母進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全科人兒 | |
畏縮不前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時謂拽動陣腳。” |
嚴陣以待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
窮鄉(xiāng)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xiāng)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尾生之信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
姹紫嫣紅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