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似玉的成語故事
![如花似玉](/d/file/titlepic/chengyu13399.png)
拼音rú huā sì yù
基本解釋像花一樣艷麗;像玉一樣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麗。
出處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
如花似玉的典故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描寫一個美麗多情的少女去野外采桑,看到一個長得像鮮花一樣美麗、像碧玉一樣清秀的青年男子,他雖然衣著樸素大方,舉止言行處處很高雅,少女頓時對這個如花似玉的男子從心底產生愛慕之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如花似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化敵為友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2章:“我們說這就具備了化敵為友的條件?!?/td> |
學無止境 | 清·劉開《問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td> |
手下留情 | 《庚子風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擊倒,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td>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以權謀私 |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td>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