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反己的成語故事

拼音qiáng zhě fǎn jǐ
基本解釋強者:有權勢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權有勢的人自我反省
出處《雪濤諧史》:“鄉紳此語,足令強者反己,殊為可傳?!?/p>
黃郡一位孝廉買老百姓的田地時先買旁邊的痩薄土地,留下中間的肥田,為的是想便宜得到,當田被人買走時,他卻告到官府。在公堂上忍無可忍的農民滿口唾沫吐到他的臉上,其他孝廉群起攻之,一鄉紳說“孝廉面是面,百姓口是口”,讓強者反省自己。
強者反己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強者反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門心思 |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于數控的書,什么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鉆研起來?!?/td> |
鬼怕惡人 |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td> |
苦盡甘來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今日個苦盡甘來?!?/td>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茖W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鶴立雞群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
暴發戶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td> |
歇斯底里 | 茅盾《嚴霜下的夢》:“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見許多狼,張開了鋸樣的尖嘴,在撕碎美麗的身體。”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五回:“滋著一臉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領,腰系絲絳,疙里疙瘩,光著兩只腳,拖一雙破草鞋?!?/td>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td> |